記者11月3日從省教育廳獲悉,,2010年起,省級優(yōu)秀學生不再享有高考加分投檔政策,并且不再享有免試保送進入普通高校學習的資格,。(11月5日 東方網(wǎng))
優(yōu)秀生加分這是當前各省高考政策的慣例,,安徽首破慣例,為人所不敢為,,這無疑值得稱道,。錄取大學生考慮綜合素質(zhì),這本無可厚非,,但熱衷于評優(yōu)秀,,圖加分,這就將精神文明之事引上了功利主義的歧路,,對學生的成長并非是件好事,。安徽省有感于此項做法的弊端,改加分為記入學生綜合素質(zhì)評價,,作為大學錄取的一個參考,,這種做法是適當?shù)摹?/p>
近年來,高考加分愈演愈烈,,大凡政府部門采取激勵機制都免不了要拿高考加分說事,,如父母評上勞模的加分,父母援外支邊的也要加分,,似乎高考是實行激勵機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法寶,隨時可取,,隨處可用,。如此一來,左一個加分,,右一個加分,,學生的高考成績就滲入了不少水分。如今不一樣的學識,,居然有同一樣的成績,,于是沒有加分幸運的家長和學生就“不平則鳴”,大呼“不公”,。
其實,,政府部門要實行獎勵有許多辦法可用,大可不必在高考上“分一杯羹”,,還學校以清凈之地,,給學生以公平競爭機會,這是廣大民眾的愿望,。
以安徽省為例,,雖然省優(yōu)秀生不再加分,,但其他方面的加分還有不少,如獲得市級以上表彰見義勇為者等6類應屆高中畢業(yè)考生,,可在統(tǒng)考成績總分基礎(chǔ)上增加10分投檔,;又如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籍考生,,以及烈士子女,也可在統(tǒng)考成績總分的基礎(chǔ)上增加10分投檔,。加分的泛濫成災,,已影響到高考的公平與正義,各種丑陋現(xiàn)象也緣此而生:體育項目可以加分,,于是一班之中就有十余名優(yōu)秀運動員,;少數(shù)民族可以加分,于是臨考之前改民族的大有人在,。高考考的是學識水平,,滲雜進這么多非考因素,,能體現(xiàn)出公平嗎,?
高等大學是稀缺資源,有名學府更是眾望所歸,,在僧多粥少的情況,,要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公平與合理,唯有以成績說話,。在成績面前,,人人平等;在成績面前,,腐敗絕跡,。古時秦代的陳勝都能喊出:“帝王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在數(shù)千年之后,,我們怎能不給平民百姓子女以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再說,,我們要解決農(nóng)村的貧困問題,,就應該為農(nóng)村孩子設(shè)身處地地想一想,農(nóng)村孩子基礎(chǔ)教育條件就差城里一截,,高考又遭到加分的不公平待遇,,農(nóng)村孩子如果因有失公平而失去大學深造的機會,侈談農(nóng)村富裕只能是畫餅充饑,!
安徽省在加分問題上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一是體現(xiàn)了“與時俱變”的精神,,既然加分有礙于高考的公平,那么消除不公平因素就顯得十分必要,。二是高考仍應堅持“以成績說話”的原則,,給廣大學子以一個公平的競爭機會,讓真正有才華的學生能夠借助這一公平渠道得以脫穎而出,。
- 2009-10-22國考刷人數(shù)比高考民族虛假加分更可恥
- 2009-10-15別讓“加分通道”損害教育公平
- 2009-09-03自主招生的高校應可不承認“加分”
- 2009-09-01中學爭狀元,,加分有如豬肉注水
- 2009-09-01高考加分是一項"注水肉"高考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