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半精加工的零件,,研磨十余分鐘后,像變魔術般,,表面平整光亮如鏡,!當零件表面清晰地反照出操作臺上的圖案和文字時,現(xiàn)場響起熱烈的掌聲……在一次“大國工匠進校園”的活動上,,魏紅權現(xiàn)場展示“絕活”,,引得臺下觀眾贊嘆不已。憑著一雙神奇的“超精密機械手”,,中國兵器工業(yè)集團武漢重型機床集團鉗工魏紅權榮獲2019年全國“最美職工”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他的手研磨能達到什么精度?頭發(fā)絲直徑的1/70,,遠遠超過機械設備,!”說起“魏大師”,武重集團有限公司機加公司黨總支書記田學濤一臉的欽佩,,有時候,,機器加工達不到的精度,只有魏紅權的手能達到。 2010年,,武重集團承接了某工程的加工項目,涉及世界前沿技術,。由于核心運動部件的精度極高,,加工難度非常大?!氨热鐑蓚€齒輪之間,,要求幾乎完全沒有間隙,但齒輪咬合太緊很容易卡住,,如何順暢傳送,?解決好這個難題,要求齒輪間的正負誤差不能超過3秒,?!蔽杭t權說,他們一般用度作為角度單位,,1度的1/60為1分,,1分的1/60為1秒,誤差不超過3秒,,難度可想而知,。 魏紅權認真分析核心運動部件圖紙和工藝要求,反復推敲,,從加工方法,、測量手段到使用的各種工具都琢磨出一套完整的加工方案。為保證裝配周期,,減少干擾,,他白天主要完成準備工作,晚上開始操作,。經(jīng)過不斷嘗試,,小心翼翼地研磨,尺度精度和角度精度一點點向設計要求靠近,,一周后他終于啃下這塊“硬骨頭”,,產(chǎn)品達到設計要求,順利通過檢測,。 在武重集團,,許多重要裝備出廠前,魏紅權的雙手就是最后一道關口,。他的“超精密機械手”是達到設計精度的最后保證,。 過去,有些艦艇的螺旋槳噪音大,,而噪音大的原因就是一些零部件的精度不夠,。魏紅權苦心研究,,自創(chuàng)研磨加工方法,成功解決了國家“863”計劃項目中七軸五聯(lián)動車銑復合立式加工機床銑軸,、萬能旋轉(zhuǎn)搖擺銑頭精度超差難題,。該機床可廣泛用于大型艦艇螺旋槳加工,2012年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日復一日,,魏紅權苦練技術,練就了絕活,,也練就了信心,。他清楚地記得,2016年,,武重集團與意大利某老牌重型機械生產(chǎn)企業(yè)合作生產(chǎn)一臺重型鏜床,。當時核心部件由意方提供,當設備裝配完成進入檢測階段時,,魏紅權發(fā)現(xiàn)設備精度達不到要求,,問題出在意方的核心部件上。意方將其部件運回國內(nèi)檢修,,但檢修之后運到武重,,其設備精度還是不合格。 這下意方技術人員火了,,他們堅持認為,,自己的部件沒問題,是檢測儀器有問題,,才發(fā)生“誤判”,。魏紅權據(jù)理力爭,用國際認可的先進檢測儀器出具檢測報告,,意方才承認自己部件存在瑕疵,。最終,魏紅權用自己高超的技術,,修復了該部件,,圓滿交付了訂單。 類似的機床產(chǎn)品綜合精度超差的質(zhì)量難題,,近年來魏紅權已解決了300多個,。在一次次攻堅克難中,他先后獲得“中國兵器工業(yè)集團首席技師”“全國技術能手”等數(shù)十個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如今,50多歲的魏紅權已經(jīng)收了10多個徒弟,建立了自己的“創(chuàng)新工作室”,?!八嚐o止境,我還將繼續(xù)鉆研下去,?!蔽杭t權說。 |
相關閱讀:
- [06-21] 他有雙“超精密機械手”(愛國情 奮斗者)
- [06-21] 他有雙“超精密機械手”(愛國情 奮斗者)
- [06-21] 他有雙“超精密機械手”(愛國情 奮斗者)
- [06-21] 他有雙“超精密機械手”(愛國情 奮斗者)
- [06-21] 他有雙“超精密機械手”(愛國情 奮斗者)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