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综合_六月丁香婷婷色狠狠久久_麻豆AV一区二区天美传媒_麻豆产精品一二三产区区_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果冻_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青青网_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_嫩草院一区二区乱码_女人喷液抽搐高潮视频_欧产日产国产精品,亚洲免费视频在线播放,一区二区99精品国产黄色电影,美女精品永久福利在线

南浦的地理位置

南浦——西海岸奇觀

游覽景點:

西海水閘、九月山,、臥牛島,、太圣湖、高句麗古墳?zāi)?/p>

南浦簡介

南浦是朝鮮首都平壤的外港,,與平壤相距70公里,。它也是朝鮮西海岸的關(guān)口城市和工業(yè)城市,是朝鮮的貿(mào)易港,。南浦臨黃海的西朝鮮灣,,背負丘陵,居大同江下游左岸,,距河口1.5公里,。

中國天津市與朝鮮南浦市是友好城市。


西海水閘

南浦原為小村,,1897年辟為商港,。中日、日俄戰(zhàn)爭時日本軍國主義兵站基地,。舊名“鎮(zhèn)南浦”,, 1946年改今名。

南浦是朝鮮西海岸的港口城市,,南浦市轄5區(qū)1郡,,面積2378平方公里。南浦市作為平壤旁邊的門戶市,,是朝鮮三大直轄市之一,,是平壤西通海洋的門戶,也是朝鮮西海岸最大的天然良港和創(chuàng)匯基地。經(jīng)濟主要以物流,、來料加工,、礦石出口業(yè)為主。南浦是朝鮮北部最大的有色金屬工業(yè)和造船工業(yè)中心,,有銅,、鉛、鋅冶煉廠,。面粉,、絲織業(yè)發(fā)達,還有機械廠,、玻璃廠等,。漁業(yè)基地。附近廣梁灣為最大鹽場,。蘋果著名,。

朝鮮政府高度重視南浦市的建設(shè),,近年來新建了工業(yè)團地,大力發(fā)展南浦開發(fā)區(qū),,以出口加工業(yè)為主,。南浦市內(nèi)有許多大型企業(yè),如:千里馬制鋼聯(lián)合企業(yè),、大安重機械聯(lián)合企業(yè),、金星拖拉機綜合工廠等。

南浦有最令朝鮮人民引以自豪的南浦西海閘門,。游客到這里可攀登朝鮮著名的九月山,,體驗登山樂趣和朝鮮的美麗景色。在南浦還有臥牛島,、太圣湖,、高句麗古墳?zāi)沟染包c。


西海水閘

1,、南浦體育村

南浦體育村位于南浦市西部,,于1973年9月完工。體育村競技區(qū)占地面積80萬平方米,,有體育場,、體育館和游泳場。


西海水閘

2,、臥牛島

經(jīng)過南浦體育村,,進入左邊的岔路口,就是臥牛島,。島的形狀似臥著的牛,,故名。臥牛島上有一個亭閣,。島上設(shè)有劃船場,、休養(yǎng)所、花草園,、排球場、籃球場,、乒乓球場等,。


西海水閘

3、西海水閘

最令朝鮮人民引以自豪的是南浦西海閘門,。西海閘門距離南浦15公里,,是為攔截朝鮮西海大同江入口處20多里無邊大海而修建的。整個工程耗時8年,。西海閘門有3個能通過2000噸至5萬噸輪船的閘室和36個水門,。整個大壩氣勢恢宏,、令人嘆為觀止。西海閘門的建成滿足了飲用水,、灌溉用水,、工業(yè)用水的需求,還開通了一條通往西海地區(qū)的新航道,,大同江的景色也因此變得更加美麗,。

西海水閘大壩長8公里,有3間閘室,、36個閘門,、3條魚路,還建有數(shù)座紀念碑,。水閘可以儲藏數(shù)十億立方米的淡水,,可以灌溉平安南道和黃海南道開墾的約10萬公頃的土地,,解決了大同江下游地區(qū)城市和村莊的飲用水和供應(yīng)南浦、大安等工業(yè)地區(qū)的工業(yè)用水,。


西海水閘的錨狀水電站紀念碑

隨著大同江和載寧江水的加深,,以及美林水閘、烽火水閘,、成門水閘,、順川水閘等許多水閘的建成,形成了一個船只可以出入的大運河,。這條運河將從南浦到順川,、德川,、載寧的工業(yè)地帶和農(nóng)業(yè)地帶連在了一起。

水閘的堤壩上可以通行列車,、汽車和人,與南浦,、黃海南道、沙里院連成了一個大的環(huán)線,。閘門可以通過5萬噸級貨輪,現(xiàn)已發(fā)展成為國際貿(mào)易港,。閘門上設(shè)置的魚路可使魚逆水而行,,這里還有專門研究海水魚和淡水魚的專家進行著研究工作,。

在淡水周邊新建有風景林,、新碼頭和道路,還有許多配套的游戲和療養(yǎng)設(shè)施,。


金日成金正日視察西海水閘的巨幅油畫

檜倉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中的志愿軍英雄銅像,。志愿軍英雄銅像高7.7米,,一名志愿軍戰(zhàn)士持槍遠眺,、巍峨屹立。銅像后左右兩側(cè)刻有描寫志愿軍英勇作戰(zhàn)的大型群雕,,形態(tài)逼真,栩栩如生,。

檜倉的地理位置

檜倉:中國人民志愿軍總部舊址及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

檜倉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是朝鮮幾十個志愿軍烈士陵園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個,。它位于平壤以東約100公里的山區(qū),,坐落在平安南道檜倉郡的一個150米高的山腰上,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就曾駐扎在這里,。

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期間,檜倉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所在地原本是志愿軍的簡易墓地,。1954年,,《朝鮮停戰(zhàn)協(xié)定》簽署一年后,,志愿軍烈士陵園開始興建,1957年建成,,占地面積9萬平方米。


中國人民志愿軍總部舊址

檜倉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依山而建,。陵園四周群山起伏,蒼松翠柏環(huán)繞,,山下溪水潺潺。陵園由下至上分三層景觀,,每一層均以塑像、碑文,、浮雕、繪畫等藝術(shù)形式,,展現(xiàn)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英勇形象。陵園大門上用中朝兩國文字書寫著“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從此登上象征著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浴血奮戰(zhàn)的240萬中國人民志愿軍將士的240級臺階,到達陵園的第一層,。正面是一座中國古式的三門琉璃牌坊,上面掛著郭沫若題寫的“浩氣長存”橫匾,。牌坊門內(nèi)迎面挺立著一座綠瓦紅柱、彩漆油畫的六角紀念碑亭,。亭里的白色紀念碑上刻著“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烈士永垂不朽”的銘文,,亭子的橫梁上,里外共有 11 幅彩繪圖畫,畫的是朝鮮國際主義戰(zhàn)士樸在根,、中國國際主義戰(zhàn)士羅盛教,、中國志愿軍英雄邱少云、黃繼光和特級英雄楊根思等人的英雄事跡,。

在陵園第二層寬闊平坦的極為別致的小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尊底座呈方型,,由大理石砌成、高 17 米的志愿軍英雄銅像,。石座正面和背面有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和朝鮮內(nèi)閣用朝文刻的碑文,正面的碑文是“在無產(chǎn)階級國際主義旗幟下用鮮血凝成的朝中人民的友誼萬古長青”,。在志愿軍銅像后有兩面巨大的石影壁,,壁面浮雕是朝鮮人民積極支援志愿軍和志愿軍英勇作戰(zhàn)的 41 人群像。從影壁之間的臺階往上便可到志愿軍烈士墓地,,總共有134 名志愿軍烈士安息在這里。除3名無名烈士外,,每一個墳冢前都立有石碑,所有墓旁都種有一株當年從中國移植的東北黑松,。在墓地前排正中,有一座較大的墳?zāi)?,高高的墓碑上刻著“毛岸英烈士之墓”七個大字,。


毛岸英烈士墓

志愿軍的第一人

在朝鮮檜倉郡志愿軍總部陵園里,長眠著一位天下知名的烈士——毛岸英,。幾十年訪朝的中國人,總是懷著特殊的感情到那里憑吊,。按彭德懷的話說,他是“我們志愿軍的第一個志愿兵”,,他的光榮犧牲,,既體現(xiàn)了領(lǐng)袖與人民的一致,,也表現(xiàn)出個人崇高的獻身精神,。

在同齡人中,有他那樣曲折經(jīng)歷的非常少見,。先后流浪,、留學和在東歐參戰(zhàn),并在國內(nèi)學農(nóng),,參加土改,到工廠當干部,,參加志愿軍,最后犧牲在美軍投下的燃燒彈形成的火海中,。

1950年,抗美援朝戰(zhàn)爭爆發(fā),。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動請求入朝參戰(zhàn),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俄語翻譯和秘書,。他工作積極,,認真負責,迅速熟悉了機關(guān)業(yè)務(wù),。11月25日第二次戰(zhàn)役開始,因“志愿軍司令部”所在的大榆洞發(fā)報甚多而被美軍測出,,認定有重要機關(guān)并派飛機前來轟炸。當時,,毛岸英等四人在木板房中。燃燒彈落下瞬間,,形成上千度高溫。有兩人先后跳出后,,木板房便化成灰燼。事后,在兩具遺體中,,依據(jù)一塊蘇聯(lián)手表的殘殼,才辨認出毛岸英的遺體,。

毛澤東得知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后,,強忍喪子之痛,,緩緩地說:“打仗總是要死人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已經(jīng)獻出了那么多指戰(zhàn)員的生命,,他們的犧牲是光榮的,。岸英是一個普通戰(zhàn)士,不要因為是我的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边@是毛澤東一家為了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yè)獻出的第六位親人,。

毛岸英犧牲當天,有人便提出要把遺體運回國內(nèi),。彭德懷雖然難過得一天沒吃飯,,還是決定就地安葬,。后來,,彭德懷又提出為他立碑,說明他自愿參加志愿軍的經(jīng)過,,“不愧為毛澤東的兒子”,。毛澤東在與彭德懷見面時也強調(diào)“岸英是志愿軍的一名普通戰(zhàn)士”,,并說“你們做得對”,。


中國人民志愿軍總部舊址

另據(jù)《參考消息》2003年07月28日文章

拜謁檜倉中國人民志愿軍故地 緬懷英雄事跡

作者:姬新龍

半個世紀前,,美國把戰(zhàn)火燒到鴨綠江邊。在友好鄰邦朝鮮遭到侵略,、祖國安全遭到威脅的嚴峻時刻,,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打響了“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斗。1953年7月27日,,在開城郊外的板門店來鳳莊,,不可一世的美國侵略者不得不在停戰(zhàn)協(xié)定上簽了字,。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和朝鮮人民解放戰(zhàn)爭勝利50周年到來之際,,記者來到了位于平安南道檜倉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總部舊址和志愿軍烈士陵園,緬懷英雄事跡,,拜祭烈士忠魂。


中國人民志愿軍總部舊址

山洞中的志愿軍總部

檜倉郡位于平壤東100公里的朝鮮腹地,,四周崇山峻嶺,,層巒疊嶂,。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后,總部幾易其址,,于1951年下半年遷至檜倉,直至1958年志愿軍全部撤離朝鮮,。記者一行來到志愿軍總部舊址———672高地下面的一個山洞,。洞口西側(cè)有一座平頂石結(jié)構(gòu)房屋,,便是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將軍當年的居室兼辦公室。室內(nèi)陳設(shè)簡樸,,只有電話,、桌椅和床具,。東墻上掛著一幅巨大的照片 ———金日成與彭德懷等志愿軍首長們親切談話,。作為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日成戰(zhàn)時曾先后四次來到檜倉,,與志愿軍領(lǐng)導同志共商戰(zhàn)略大計,。

出了石室,我們走進隧洞,。隧洞分兩條支巷,,與志愿軍作戰(zhàn)指揮室前后相接,當年志愿軍高級指揮員和參謀人員就曾在這里進進出出,。記者看到,隧道內(nèi)一如戰(zhàn)時一般,,只有幾星微弱的燈光,150米長的隧洞因此顯得更加幽深,。隧洞頂頭便是志愿軍總部的作戰(zhàn)指揮室,面積約180平方米,,可容百人,戰(zhàn)時很多重要的軍事會議都在這里舉行,。室內(nèi)至今仍放著兩張長桌,,一橫一豎呈丁字狀,上面蓋著白桌布,。作戰(zhàn)指揮室曾滲水不止,陰涼潮濕,。為此,,金日成1952年11月到檜倉時,,曾指示用防潮木板和防漏材料予以加固,以保護志愿軍指戰(zhàn)員的健康,。

指揮室內(nèi),,記者看到最醒目的是迎面石壁上掛著的朝鮮中部戰(zhàn)略地圖,圖上代表敵我兩軍的藍紅線沿北緯38度線附近或迂回,,或交錯,,在著名的上甘嶺附近更是突出,。

據(jù)工作人員介紹,,彭總在指揮戰(zhàn)斗的百忙中,還經(jīng)常派志愿軍總部的工作人員幫助當?shù)乩相l(xiāng)種地,。在敵機轟炸的危急時刻,,彭總臨危不懼,冒著生命危險站在山洞外指揮志愿軍戰(zhàn)士把群眾轉(zhuǎn)移到山洞內(nèi)和安全地帶,。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志愿軍又幫助附近礦山解決運輸困難,,修建房屋,。1958年,志愿軍撤離時,,檜倉一連三天都能聽到依依惜別的哭聲,。朝鮮人民代代傳頌著志愿軍的動人故事。為紀念志愿軍赴朝參戰(zhàn),,志愿軍總部所在的672高地戰(zhàn)后被當?shù)厝嗣裼H切地稱為“友誼峰”,。


中國人民志愿軍總部舊址

青山埋忠骨

在近三年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14萬志愿軍將士的忠骨埋在了朝鮮的青山綠水間,。戰(zhàn)后,,朝鮮黨和政府在平壤,、檜倉,、開城、安州等地修建了志愿軍烈士陵園和墓地,。檜倉志愿軍烈士陵園是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和內(nèi)閣1954年下令修建的,翌年初步建成并安葬了一百多名烈士,。目前,,檜倉陵園是朝鮮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志愿軍烈士陵園,,包括毛岸英在內(nèi)的134位志愿軍烈士長眠于此,。

陵園位于檜倉城中心區(qū)一座150多米高的山腰上,占地9萬平方米,,蒼松翠柏環(huán)繞,,肅穆凝重。陵園的大門樸實無華,,上面用中朝兩國文字書寫著“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登上象征著240萬參戰(zhàn)志愿軍官兵的240級臺階,迎面是一座琉璃牌坊,,正面是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主席郭沫若題寫的橫匾“浩氣長存”,,背面是步兵,、炮兵、坦克兵,、航空兵,、工兵和醫(yī)護兵等六個參戰(zhàn)軍兵種的畫像。

經(jīng)過牌坊,,記者來到一座綠瓦紅柱的六角紀念亭前,。亭里的白色紀念碑為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所立,碑上刻著“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烈士永垂不朽”,。紀念亭橫梁上是十一幅油漆彩畫,,栩栩如生地描繪著中朝兩國人民和軍隊風雨同舟、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繞過紀念亭,,拾級而上,小廣場上挺立著一尊14米高的威武的志愿軍銅像,。銅像的底座由大理石砌成,,正面用朝文鐫刻著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寫的碑文:“在無產(chǎn)階級國際主義旗幟下用鮮血凝成的朝中人民的友誼萬古長青!”

記者繼續(xù)拾級而上,,來到了烈士墓前,。一座座圓形白色墳?zāi)古帕械谜R齊,除3個無名烈士外,,每個烈士墓前都有一塊刻著名字的石碑,。每個墓旁都栽有一株中國東北黑松,據(jù)說,,朝鮮并沒有這個樹種,,這是當年特地從中國移來的。在這些烈士中,,有三人是新華社記者,。

墓地前排正中是一座較大的墳?zāi)梗罄硎峡讨懊队⑼局埂?,碑旁是毛岸英烈士的半身花崗巖雕像,。我們站在墓前,深深地三鞠躬,。工作人員介紹說,,碑前原為毛岸英烈士的遺像,后來根據(jù)金正日同志的指示,,在墓前安置了半身石像,。


中國人民志愿軍總部舊址陳列著當年用過的電話

鮮血鑄友誼

為了見證中朝兩國用鮮血凝成的友誼,銘記志愿軍的光輝業(yè)績,緬懷長眠于朝鮮的烈士英靈,,朝鮮政府于1959年10月25日在風景秀麗的平壤市牡丹峰北麓修建了友誼塔,,在平壤市中心的朝鮮祖國解放戰(zhàn)爭勝利紀念館內(nèi)開設(shè)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紀念廳。幾十年來,,朝鮮黨和政府為安葬志愿軍英烈遺骨,,在全國各地建起了大大小小近百個志愿軍烈士陵園和墓地,并多次對烈士墓進行改建,。每逢清明,、中秋和10月25日志愿軍赴朝參戰(zhàn)紀念日,各地黨政機關(guān),、人民軍和學??傄街驹杠娏沂苛昴骨熬传I花圈,不少朝鮮人也會自發(fā)地前來獻上一束束鮮花,,表達對烈士的深切悼念,。朝鮮同志說,檜倉志愿軍烈士陵園是由金日成同志親自發(fā)起建設(shè)的,,他還多次指示要管理好,,使之成為永久的紀念。據(jù)介紹,,檜倉郡城市經(jīng)營事業(yè)所專門有烈士陵園作業(yè)班,,專職負責陵園清潔美化。烈士陵園的山下是檜倉的一所中學,。學生們告訴記者,,他們都知道中國人民志愿軍的事跡,經(jīng)常自愿組織起來去陵園打掃衛(wèi)生,。

告別了檜倉志愿軍烈士陵園,,記者的心情一直很激動。中朝兩國人民在共同反對侵略的戰(zhàn)爭中結(jié)下的友誼,,是鮮血凝成的,。中朝友誼長流不息有如鴨綠江水,萬古常青似長白山松,。中國人民志愿軍,歷史永遠不會忘記,!


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

另據(jù)《世界知識》2004年12月29日文章

環(huán)球視野:在朝鮮瞻仰中國人民志愿軍總部

作者:余夫

2003年清明節(jié),,我們從平壤出發(fā),驅(qū)車前往檜倉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總部,,為志愿軍烈士掃墓,。檜倉郡地處朝鮮平安南道,距平壤市約130公里。1951年9月底,,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由朝鮮江原道伊川空寺洞移師于此,,直至 1958年20月22日撤離,志愿軍領(lǐng)導機關(guān)在檜倉郡整整駐守了七年時間,。1954年秋,,經(jīng)黨中央批準,在檜倉郡距離志愿軍總部不遠處的山丘上修建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

平壤到檜倉的路程多是山區(qū)土路,,出平壤向東在公路上行駛半個多小時經(jīng)過江東郡時,陪同我們的朝鮮同志說,,江東郡是連接朝鮮東西邊界的戰(zhàn)略重鎮(zhèn),,這條公路也是主要的交通樞紐,由于經(jīng)濟困難,,從江東郡往東就沒有修公路了,。

車出江東郡,在一個岔路口,,我們駛往通向山里的另一條土路,。路漸漸坎坷,車左右搖晃起來,,路上的碎石濺在車底盤上爆出一陣噼噼啪啪的響聲,。我緊緊抓住安全把手,從車窗向外望去,,前面的山路盤旋繚繞,,上下翻飛,險峻之極,。不知繞行了幾曲幾彎,,車駛進一個山坳里。幾十座低矮的村舍建在緩坡之上,,一律是白色的墻,,黑洞洞的窗口,房頂壓著片片灰色的薄石片,。村舍前面是一大塊平地,,足有四五個足球場大小。一頭老黃牛拉著犁在慢悠悠地耕地,,幾名婦女跟在后面一邊撒種一邊拾地里的石頭,。村舍旁是幾塊很小的菜地,綠油油的,,十分醒目,。

在山坳我們稍作停留后,,車又經(jīng)過了幾個較大的城鎮(zhèn),好不容易走完了這段崎嶇險峻的盤山路,,終于到達了檜倉郡,。


郭沫若為志愿軍烈士陵園題詞:浩氣長存

參觀志愿軍總部

像朝鮮許多山區(qū)的城鎮(zhèn)一樣,檜倉郡坐落在一片較大的山塢里,。城鎮(zhèn)不大,,一條狹窄的街道輾轉(zhuǎn)穿過城區(qū),道路兩旁擠滿了參差不齊的建筑,。我們沒有在城區(qū)內(nèi)停留,,直接趕往位于檜倉郡后山旁的志愿軍總部。

志愿軍總部是1951年9月底移師檜倉的,。此前,,志愿軍總部指揮機構(gòu)隨著戰(zhàn)局的發(fā)展和戰(zhàn)役進程的調(diào)整也在不斷地變換地點。1950年10月25日至12月底在朝鮮平安北道北鎮(zhèn)大榆洞,;1950年12月28日至1951年2月底在朝鮮平安南道成川君子里,;1951年3月初至4月8日在朝鮮江原道金化北上甘嶺;1951年4月9日至9月底在朝鮮江原道伊川空寺洞,??上В鲜鲋驹杠娍偛恐笓]機構(gòu)和戰(zhàn)場遺址現(xiàn)今已不存在了,。

志愿軍總部在檜倉郡駐守的七年時間里共建有兩處辦公地點,。一處就是我們眼前的志愿軍總部洞庫指揮所,另一處是朝鮮停戰(zhàn)協(xié)定簽字后在城區(qū)另建的志愿軍總部和志愿軍政治部,。

在講解員的引領(lǐng)下,,我們沿著臺階登上了山腳下的一處高地。這是塊長百余米,、寬約50 米的長方形小廣場,,水泥鋪砌的地面邊緣用1米高的樹墻圍著,周邊零星種植了一些花草,,環(huán)境還算整潔幽靜,。臨山的一面有一個很小的水泥筑成的洞口,距離洞口左右不遠處各建有一座小平房,。講解員告訴我們,,這個洞口就是志愿軍總部洞庫指揮所入口,它的前身是一處廢棄的礦洞,,兩邊的小平房就是志愿軍首長平時休息的地方,。我詫異:這里竟然沒有志愿軍總部的任何標識和簡介,如果不是專程來這里參觀,,如果沒有朝方人員的介紹,有誰會知道這里曾是當年威震世界、指揮千軍萬馬以劣勢裝備打敗“聯(lián)合國軍”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總部指揮所,。我心中的不解油然而生,,請教陪同我們的朝方人員,得到的回答是“為了保密,?!?/p>


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紀念碑

我是抗美援朝戰(zhàn)爭歷史的癡迷者。我曾無數(shù)次地把那場戰(zhàn)爭“拉”到眼前,,認真而執(zhí)著地解讀她輝煌的歷史,,也渴望在朝鮮這片土地上,在先輩們戰(zhàn)斗過的地方,,研觀其生動鮮活的各個細節(jié),,感懷志愿軍將士那吞吐風云、俯仰天地的氣魄和魅力,。

在志愿軍首長休息的房前,,講解員作了極其簡潔的介紹后讓我們到室內(nèi)參觀。這是面積約十平米的兩居室,,外間是辦公室,,里間是臥室,臥室連通洞庫指揮所,。房間的陳設(shè)很簡單,,除了一部老式電話機是當年志愿軍首長使用過的以外,其他物品都是后來添置的,。讓我感到不解的是在房間墻壁上掛著的畫像,,不是彭德懷或楊得志或楊勇司令員,而是朝鮮領(lǐng)袖金日成主席和金正日將軍,。

沿著100多米長的坑道進入志愿軍作戰(zhàn)指揮室,,只見180平方米的大廳內(nèi),幾張辦公桌成“T”字形擺放在正中,,兩部老式電話機放在一旁,,一幅金日成主席與彭德懷將軍側(cè)面的合影照片和一幅標識上甘嶺戰(zhàn)役的朝鮮地圖分別掛在兩面墻上,整個大廳顯得空空蕩蕩,。這與我們以往參觀的任何一處介紹朝鮮革命的史跡地和戰(zhàn)跡地圖文并茂的陳列,,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和鮮明的對比。

從志愿軍洞庫指揮所出來,,我們來到了與之相鄰的志愿軍總部俱樂部,。這是一處典型的中國北方建筑,占地600多平方米,,由志愿軍兩個工兵營用—個月的時間建成的,,是總部召開大會和觀看慰問演出的場所,。俱樂部的內(nèi)部陳設(shè)也極為簡單:地上擺放著幾排木凳,墻上掛著一幅志愿軍回國時金日成主席在平壤火車站歡送的照片,,主席臺上方懸掛著金日成主席和金正日將軍的畫像,。我們觀看稍許就離開了。當我問及志愿軍在檜倉郡城區(qū)另建的總部和政治部駐地時,,陪同的朝方人員告訴我們,,志愿軍撤離朝鮮后,原總部的樓房就成了檜倉郡黨委辦公樓,,原政治部也成了檜津中學的校舍,。我原本是想到那兩個地方參觀的,現(xiàn)在看來意義真的不大了,。


志愿軍烈士墓,,每個墓碑前都立著犧牲戰(zhàn)士的姓名

緬懷志愿軍英烈

“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在距志愿軍總部約1公里的山丘之中,1954年下半年開始修建,,1958年初完工,,占地面積九萬平方米。共有包括毛岸英烈士在內(nèi)的134名中華兒女安息在這里,。1958年2月7日,,周恩來總理率中國政府代表團專程到這里瞻仰了烈士墓。迄今為止,,已有170多個中國代表團來此進行過悼念活動,。

當我們沿著237級臺階筑成的陵道緩步而上,一道飛檐翹角,、琉璃瓦頂?shù)牧觊T展現(xiàn)在面前,,門楣上刻著郭沫若手書“浩氣長存”,背面則是中國人民志愿軍參戰(zhàn)各軍兵種的軍人畫像,。過陵門是一座碑亭,,四角微翹,綠檐紅柱,。亭中豐碑矗立,,正面刻有 “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烈士永垂不朽”,背面是抗美援朝戰(zhàn)爭簡介,;碑亭雕梁畫棟,,梁枋的四面是黃繼光、楊根思,、邱少云,、羅盛教等英雄的畫像,栩栩如生,。碑亭后威嚴屹立著志愿軍戰(zhàn)士雕像,,總高7.5米,,像高3.3米,為紅銅塑制,。像基前面有和平鴿,,并刻有“和平萬歲”;左右兩邊分別是郭沫若和彭德懷手書題詞,。郭沫若的題詞是:“中朝人民的友誼是鮮血凝成的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的結(jié)晶,在保衛(wèi)和增進人類幸福的崇高事業(yè)中,,將永遠放射著燦爛的光芒,!萬歲千秋,長垂不朽,!”,,彭德懷的題詞是:“中朝兩國人民共同努力,奮不顧身地抵抗了帝國主義的侵略,,烈士們鮮血結(jié)成的友誼是永遠光榮的,!永垂不朽的!”雕像后面是兩組反映志愿軍戰(zhàn)斗和中朝友誼的大型群雕,,形態(tài)逼真,,意義深刻。


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

沿著群雕后面的石階而上就到墓地了,。115名黨員,、16名團員和3名無名烈士的墳塋整齊地安放在134棵青松下,前面最大的一座安葬著共和國主席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烈士的忠骨,。大理石上鐫刻著郭沫若題寫的“毛岸英同志之墓”七個大字,,墓碑的背面是他的生平簡介。1986年10月25日在志愿軍赴朝作戰(zhàn)36周年紀念日,,由朝鮮平壤萬壽臺藝術(shù)創(chuàng)作社雕刻了岸英同志的半身石像矗立在墓旁,。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向長眠在這里的志愿軍先輩們敬獻了鮮花,,并列隊鞠躬志哀,,爾后繞行陵園一周,瞻仰了烈士墓,。

利用在陵園小憩的間隔,,我們和檜倉郡政府的兩位同志聊了起來。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檜倉人,,其中一位年長者向我們講述了自己與志愿軍的親身經(jīng)歷,。

“我從小在這里長大,那時朝鮮非常貧窮,,缺吃少穿,。記得小時候經(jīng)常和一大群鎮(zhèn)里的孩子到志愿軍總部去看演出,,餓了就到志愿軍食堂吃飯。志愿軍吃飯時十來個人圍成一圈,,其中一個人讀報,,其他人邊吃邊聽。當時志愿軍紀律非常嚴明,,毛澤東指示志愿軍只能用朝鮮的水,,不能動用朝鮮的一草一木。為了救濟我們,,志愿軍每頓都吃稀飯,,后來又搞戒煙運動,把節(jié)余下來的糧食發(fā)給老百姓,。1957年,,當時我的父親在礦上工作。一天下班時父親因胃病倒在路上,,是志愿軍戰(zhàn)士發(fā)現(xiàn)后用擔架抬到志愿軍醫(yī)院救冶的,。”

“我今年已經(jīng)60歲了,,本來應(yīng)該退休了,。但是,現(xiàn)在有我這樣經(jīng)歷的老人不多了,,我要把志愿軍的事跡講下去,,講給志愿軍的后代,也講給我們的后代,,教育他們不能忘記志愿軍,,讓中朝鮮血結(jié)成的友誼世代相傳?!?/p>

“現(xiàn)在,,美帝國主義說還要和我們打一仗,我們相信中國人民解放軍還會像當年志愿軍一樣,,幫助我們打敗美國鬼子,。”

分別時老人激動地握著我的手說:“請中國同志放心,,陵園的7000棵青松可以作證,,為了中朝友誼,我們會好好管理好志愿軍烈士陵園,,只要朝鮮人民在,,烈士們的墳?zāi)挂餐冢?/p>


中國人民志愿軍總部舊址


志愿軍烈士

妙香山

妙香山——悠閑世外 (國家領(lǐng)導人休閑避暑勝地)

游覽景點:妙香山國際友誼館(不允許拍照)、普賢寺(朝鮮最古老的寺廟之一)


妙香山的地理位置

地理概況

朝鮮半島上多山,北方有五大名山,,為首的便是我們熟知的白頭山(長白山朝鮮境內(nèi)一側(cè)名稱),,還有金剛山、妙香山,、七寶山和九月山,。五山中唯“妙香”名字最好聽。

妙香山位于朝鮮西北部,,橫亙于平安南道,、慈江道和平安北道的交界處,是朝鮮著名的旅游勝地,。它因山勢奇妙,、神秘,山上側(cè)柏散發(fā)著清香而被稱為妙香山,。妙香山距平壤只有150公里。山中蒼松翠柏密布,,溪流瀑布眾多,,還有古老寺庵散落其間,這里是朝鮮國家領(lǐng)導人休養(yǎng)避暑勝地,。向有“三千里錦繡江山皆名勝,,未見妙香山莫談景”之說,自古被譽為朝鮮八景之一,。

妙香山東西,、南北距離各為28公里,方圓128公里,,面積375平方公里,,有幾座并肩屹立的山峰海拔在1500米以上,最高峰為毗盧峰,,海拔1909米,,是朝鮮半島西海岸的最高峰。著名山峰有卓旗峰,、圓滿峰,、千臺峰、千塔峰,、香爐峰,、五仙峰、法王峰,、七星峰,、元萬峰等。

為了保護妙香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朝鮮政府不僅不允許方圓100多公里內(nèi)有任何工業(yè)項目,,就連發(fā)現(xiàn)的一座高品位的金礦也放棄了開采,。


妙香山

歷史沿革

妙香山素稱沸流山、太白山,,因山勢奇妙,,漫山馨香,景致佳絕,,自11世紀以來被稱為妙香山,。


自然環(huán)境

上元洞

妙香山生長著1170多種植物、33種獸類,、 133種鳥類和20多種魚類,。年平均氣溫為8.3℃,1月份平均氣溫為—10.5℃,,8月份平均氣溫為23.7℃,,年平均降水量為1308毫米。這里四季景色各異,,春暖花開,,夏綠盎然,秋色斑斕,,冬雪茫茫,,尤以秋天紅葉滿山最為壯觀。

妙香山有多條登山路徑,,其中最短的路徑是上元洞線,,登山線路全長55公里。妙香山的上元洞,、萬瀑洞,、毗盧峰風景美妙,目前被選為登山項目,。登山道路設(shè)有既與自然風景相得益彰,,又便于登山的安全設(shè)施和休息處。


萬瀑洞

妙香山瀑布頗多,,天神瀑布氣勢壯麗動人,,170米高的散珠瀑布儼如白雪紛飛,龍淵瀑布像青龍騰空,,還有萬瀑洞瀑布,、金剛瀑布、序由瀑布,、游仙瀑布等,。著名的武陵瀑布從斜插在山中幾十米的大巖石上飛流直下,撞擊在大盆似的石槽內(nèi),往上噴出十多米高的水柱,,然后劃成巨大的半圓,,直瀉千丈懸崖之下,蔚為壯觀,。


萬瀑洞

妙峰山峰頂終年云霧繚繞,,山中有雄偉的巖石、深邃的峽谷,、陡峭的懸崖,、清澈的流水和美麗的瀑布,古木參天,,滿山遍谷郁郁蔥蔥,。


文物古跡

普賢寺

妙香山先后有過360多座廟宇,如今規(guī)模最大的是建于公元1042年(高麗時期)的普賢寺,。

這是以24殿閣組成的朝鮮名剎,,原本是華嚴宗的一座寺院,后改為曹溪宗(禪宗)的一處福地,,在朝鮮佛,、法、僧界享有很高地位?,F(xiàn)在還保存著《八萬大藏經(jīng)》全套刻。


普賢寺

寺前有冷杉,、海松,、水曲柳等多種樹木。寺內(nèi)主要建筑物有大雄殿,、萬歲樓,、解脫門、天王門以及一座四角的9層塔,、一座八角的13層塔,。大雄殿的墻壁很高,歇山式屋頂,,仿流線型的粗腰房柱,,神妙雕塑的裝飾,顯得和諧,、端莊,。殿內(nèi)保存著13世紀刻印的6780卷佛教大經(jīng)典,八角13層的石塔就在此殿前面,。萬歲樓上保存有李朝時期500多年的政府日志《李朝實錄》,,是朝鮮的寶貴史料。

普賢寺是朝鮮五大寺院之一,在朝鮮戰(zhàn)爭時期曾被美國飛機炸毀,,現(xiàn)在的寺院是戰(zhàn)后重新修建的,。

步入普賢寺大門,見到古木參天,,宏大的殿閣掩映其間,。普賢寺共有24處殿閣,每座殿閣大門上方,,都掛著用中文書寫的橫匾:“天王門”,、“萬歲樓”、 “解脫門”,、“大雄殿”,、“萬壽閣”等等,足見中華文化對于朝鮮的影響,。


上元庵

在散珠和龍淵兩大瀑布飛瀉的巖盤上,,坐落著著名的上元庵。此庵建于高麗時期(公元918~1392年),,后遭毀壞,,現(xiàn)在的這座老廟是1580年重建的。庵內(nèi)有一棵盤根錯節(jié)的老菩提樹,,樹旁有一塊打糕石,,東邊近處豎立著一塊龍角石。上元庵樓臺殿閣,,古樸幽雅,,與周圍的自然景色十分和諧。


下毗盧庵

金剛庵


國際友誼展覽館

國際友誼展覽館

朝鮮著名的國際友誼展覽館就坐落在妙香山,,這里展示了世界許多國家,、組織及其個人向金日成和金正日贈送的21.3萬余件禮物中的一部分。其中,,屬中國的贈品數(shù)量最多,。其中還有中國政府贈送的金日成蠟像和前蘇聯(lián)政府贈送的一節(jié)火車專列。

國際友誼展覽館由金日成國際友誼館(本館)和金正日國際友誼館(別館)組成,,前者比后者大,,均為多層大型朝式建筑,遠看似木結(jié)構(gòu),,其實為混凝土建筑,。展覽館的整座大門竟然都是黃銅鑄成,重達16噸,,這扇門是電動的,。而入內(nèi)仿佛是一個富麗堂皇的宮殿,。

館內(nèi)禁止拍照與喧嘩,內(nèi)有升降電梯和自動扶梯,,展覽廳眾多,,整潔且富麗堂皇。室內(nèi)常年恒溫控制為20℃,,相對濕度50%,。有地下展廳,館內(nèi)由講解員帶領(lǐng)參觀與講解,。


服務(wù)設(shè)施

清川賓館

妙香山地區(qū)目前有兩家賓館,,分別是香山賓館(特級)和清川賓館(2級)。有專門通往平壤的高速公路,,并建有金日成和金正日的療養(yǎng)別墅,,不對外開放。


香山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