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直播間演繹洛川蘋果傳奇之路 超93萬網友點贊
2020-09-29 16:54:40? ?來源: 責任編輯:陳楠 我來說兩句 |
“建議小伙子們以后圣誕節(jié)平安夜送洛川的蘋果,,當場掰開,又脆又甜,,誠意滿滿,。”9月27日,,陜西省果業(yè)中心主任魏延安在拼多多直播間徒手掰開一個洛川紅富士蘋果,,笑著向圍觀的“果粉”們推薦。 直播當天,,陜西省延安市洛川縣縣長張繼東與魏延安先后化身洛川蘋果“代言人”,,熱情洋溢地向消費者推薦蘋果、獼猴桃等地方特色水果,,重點講解了洛川蘋果的種植歷史和產地優(yōu)勢,,助力當地農產品上行。 截至當天22點,這場圍繞洛川蘋果的專場直播共吸引93.5萬人觀看,,帶動拼多多平臺陜西蘋果的整體銷售額同比上漲超210%,。通過直播,數萬消費者在線感受到了洛川蘋果的魅力,,并對洛川有了新的認識,。 與此同時,第十三屆中國陜西國際蘋果博覽會正在洛川火熱進行,,數字化營銷是本屆果博會的主題之一,,直播帶貨正是洛川數字化營銷的一次全新嘗試。借助數字化的東風,,以及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的支持,,洛川蘋果將不斷發(fā)展,進一步走進千家萬戶,。 直播間重溫致富之路 “我們洛川有三張名片,,首先是紅色名片,1937年的洛川會議開啟全民抗戰(zhàn),。其次是金色名片,,這里有國家黃土地質公園。第三張就是綠色名片,,世界上每七個蘋果就有一個來自陜西,,洛川又是陜西的蘋果主產區(qū)?!睆埨^東在直播間里回顧了洛川蘋果的發(fā)展史,。 ▲9月27日,陜西省延安市洛川縣縣長張繼東(左)在拼多多直播間推薦洛川蘋果,。(袁棟 攝) 這個黃土高原上的縣城因蘋果產業(yè)而脫貧致富,。早在1947年,一位叫李新安的村民用毛驢馱了200株蘋果樹苗返回洛川,,拉開了陜西蘋果產業(yè)的序幕,。七十多年前,李新安在自家麥田上試驗,,建立了洛川第一個蘋果園,。90年代,洛川開始大面積推廣蘋果種植,。 如今,,全縣95%以上的農民都從事蘋果生產,年產量可達90萬噸,。此外,,洛川全縣的果園都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原料生產示范基地的認證,,每家每戶的蘋果都有電子“出生證”,可以實現產地質量追溯,。 張繼東介紹:“現在我們家家戶戶都有小汽車,,年收入20萬元以上的人占全縣的10%,10萬元以上的人占全縣的60%,。蘋果產業(yè)讓老百姓脫貧致富,,它是我們的幸福果、致富果,?!?/p> 離開直播間之前,張繼東向網友發(fā)出盛情邀請:“蘋果園是春天一園花,,夏天一園綠,,秋天一園果,冬天一園夢,。大美洛川,,歡迎您來?!?/p> 電商續(xù)寫蘋果傳奇 2016年,,洛川縣積極打造電子商務創(chuàng)業(yè)孵化基地,為果農拓寬線上銷售渠道,。魏延安表示:“有了拼多多,,我們洛川的蘋果早上在樹上,中午在路上,,晚上在餐桌上,。” 這主要由于拼多多“拼購+產地直發(fā)”的模式重塑了洛川蘋果上行的鏈路,。具體而言,,拼多多在消費端通過拼購將分散、臨時的需求,,在時間和空間上形成歸集效應,為農民提供長期穩(wěn)定的訂單,;生產端用產地直發(fā)取代層層分銷,,將傳統(tǒng)農產品流通的6至8個環(huán)節(jié),精簡為2至3個環(huán)節(jié),,形成全新的價值分配機制,。這樣一來,消費者可以買得便宜,,農戶可以獲得更多收入,。 “產地5.5塊一斤的果子,,流通到終端起碼20塊一斤?!蔽貉影脖硎?,“有了電商平臺,消費者可以吃到更好,、更便宜的蘋果,,供應鏈不同,水果品質完全不一樣,?!?/p> 在電商的助力下,洛川不僅將蘋果銷往全國各地,,還出口到東南亞各國,、俄羅斯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洛川蘋果還多次被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元首,。截至2020年,,洛川果農的人均純收入連續(xù)九年突破萬元,洛川蘋果的出口量高達近千噸,。 未來,,洛川蘋果將繼續(xù)譜寫傳奇。張繼東表示,,洛川將持續(xù)打造現代果業(yè)強縣,,在蘋果產業(yè)轉型升級上下苦功,進一步擴大洛川蘋果的品牌影響力,。 這也是拼多多的使命,。作為農產品起家的電商平臺,創(chuàng)立至今,,拼多多一直致力于通過模式和技術創(chuàng)新,,助力提升農業(yè)競爭力、提高農村生活品質,。2019年,,拼多多平臺年成交額突破萬億元大關,其中農(副)產品成交額達1364億元,,在各大電商平臺中保持領先,。預計2020年,拼多多農(副)產品成交額將突破2500億元,,繼續(xù)保持三位數左右的高速增長,。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