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擊金門情景,。資料圖
金門炮戰(zhàn),,又稱第二次臺灣海峽危機,臺灣稱為“八二三”炮戰(zhàn),,是指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發(fā)生于金門及其周邊的一場戰(zhàn)役,。國共雙方隔海炮擊,,直到1979年中美建交為止,。
1958年8月21日,中央軍委命令福建前線部隊于8月23日開始,,對大,、小金門島實施大規(guī)模的炮擊。8月23日17時30分,,福建前線部隊開始炮擊,。頃刻間,金門島頓時陷入煙霧火海之中,。炮擊持續(xù)了兩個多小時,,發(fā)射炮彈近3萬發(fā),擊斃擊傷國民黨軍中將以下官兵600余人,。10月初改為“單打雙停(逢單日炮擊,,雙日不炮擊;單打雙不打)”,,逐漸減少攻勢,。1979年1月1日,福建前線部隊停止對金門等島嶼的炮擊,,結(jié)束長達21年的炮戰(zhàn),。
炮擊金門作戰(zhàn),是新中國一次較大規(guī)模的作戰(zhàn)行動,,它是一場軍事斗爭,,也是一場政治斗爭、外交斗爭和宣傳斗爭,。這次作戰(zhàn),,既嚴懲了國民黨軍隊,又挫敗美國當局干涉中國內(nèi)政,、制造“兩個中國”的陰謀,,同時也支援了中東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鼓舞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斗爭,。
(資料來源: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網(wǎng)《金門炮擊作戰(zhàn)特意向?qū)Ψ綇V播“千萬別出來”》、人民網(wǎng)-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毛澤東始終堅定地維護國家主權(quán),、安全和領(lǐng)土完整》
(東南網(wǎng)記者卓志沐整理)
炮擊金門,。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