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釣 切莫忘安全
2015-12-10 09:10:05? ?來源:中國安全生產網 責任編輯:鄭皓 我來說兩句 |
海釣莫忘安全近年來,,海釣運動在沿海蓬勃發(fā)展,,成為市民假日休閑、娛樂新方式,但是每年總有一部分釣友在海釣時發(fā)生各類事故,,甚至有人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而導致事故最根的原因就是海釣參與輕視海上安全,,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使這項原本非常有益的活動在不經意間上演一幕幕悲劇。 7月4日中午1時許,,浙江臺州市椒江區(qū)9名海釣愛好者相約租船出海垂釣,。下午3時25分,小船在3名船員駕駛下行至離一江山島約6海里處遭遇風浪,,船艙進水沉沒,,船上12人全部落水。當時海面瞬時風力達到8級以上,,最高浪達7.5米,。海難發(fā)生后,,在公安邊防、海事等部門全力救援下,,8名人員成功獲救,,但仍有1名船員和3名海釣愛好者遇難身亡。 事后,,公安邊防部門對此次海難事故作了詳細調查,,確認導致此次海難最主要的原因:一是海釣人員租用“三無船舶”(無船名船號、無船籍港,、無船舶證書)出海,;二是船上沒有配備相關救生設備;三是相關人員出海前沒有到有關部門辦理出海證件,;四船員和海釣愛好者出海前都沒有收聽天氣預報,,對當天海況一無所知。 為了避免此類悲劇的再次發(fā)生,,筆者建議海釣愛好者出海垂釣前應做好以下幾點安全防范措施: 一是正確選擇船舶,。當前海釣運動安全管理制度相對缺乏,,部分漁船非法開展海釣服務,,違章搭客、超員超載超高,、救生消防設施配備不足,、漁船和船員沒有相關資格證等問題層出不窮,這些都為事故的發(fā)生埋下了伏筆,。因此,,釣友租船出海垂釣時,必須租用有營運資格的船舶,,不妨要求查看船舶和船員相關證件,,盡量多詢問,以便坐上最好的船,,找到水平最實在的船員領航,。同時,釣友們出海前也別忘了到當地公安邊防部門辦理相關出海證件,。 二是穿上救生衣保安全,。參加海釣運動時,救生衣是在出現(xiàn)事故時轉危為安的一個重要安全保障,。因此,,無論天氣如何炎熱,也要發(fā)揮堅強意志和耐力,,正確穿戴救生衣,。在選擇救生衣時,,不必挑選太高級的,但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體重選擇所適當的,。如果漁船只提供救生圈,,那么出海前一定要確認存放位置,萬一出現(xiàn)狀況能第一時間找到不會手忙腳亂,。 三是手機專用防水袋很重要,。手機平時使用時無需什么保護措施,但在出海垂釣時務必帶好手機專用防水袋,,以免遇到險情后由于手機受潮,、浸水而無法與外界聯(lián)系求援。 四是關注海浪和天氣變化,。海上天氣瞬息萬變,,除了出海前要注意收聽天氣預報,了解海面風力,、風向和浪高,,出海后也要時刻關注海面變化。當浪頭呈三角狀,、浪花上出現(xiàn)許多白色泡沫,,或大海上突然發(fā)生巨大的“海鳴”(浪濤聲),這表明大海在向我們發(fā)出危險信號,,此時應立即轉移到安全地帶,,用不了幾秒種,可能會有特大的波浪涌來,。在與外海相接的海面,,有時即使看上去風平浪靜、波瀾不興,,但也會發(fā)生突發(fā)性大浪,,即使站在比較高的地方,也可能在一剎那間被海浪卷走,。所以在海釣時應時刻注意海浪的變化,,即使在裝配漁具、更換釣鉤,、魚餌時也應盡量避免背對著大海作業(yè),。盡早察覺海浪的變化是保障海釣安全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五是不要單獨行動,。獨自出釣沒有旁人可以提供照應的情況下,,遇上險情時往往陷入困境,因此釣友們最好不要單獨行動,。如果新手出釣,,一定要有經驗豐富的老釣友帶隊,。 六是高溫下避免中暑。夏季在烈日下開展海釣運動,,極易引起中暑,。在預知高溫天氣后,一定要準備好冰塊或冰水(放在冰箱里保存),,還要帶上適合自己的防暑防曬用品,,并及時補充水分。 七是遇險后莫慌張,。萬一不慎落入海中,,切莫驚慌手足無措,如果接近岸邊,,你可以游向岸邊自力脫險,。但在上礁石時要格外小心,掌握好時機,,避免海浪把你拍到礁石上造成傷亡,。如果不幸遇到沉船事故,那么你一定要保持頭腦冷靜,,在撥打報警電話后多穿衣服,,正確穿著救生衣或帶好救生圈。如果沒有這些救生設備,,保冷箱,、泡沫塊也可以,,然后和同伴聚在一起不要分散,,盡量避免不必要的體力消耗,等待救援,。切莫逞強,,即使你有很好的游泳技術也會被茫茫大海吞沒。 八是出海前準備一個哨子,。一般救生衣上都配有哨子,,如果沒有就買一個。在海上發(fā)生了意外,,因風大浪高即使大聲呼喚往往也不易被人發(fā)覺,,此時如果你準備了一個“口哨”,那么聲音便能傳得更遠,。 (中國安全生產網) ?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