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四中高一(5)班董慧雯:竹歧水文站——堅實的堡壘 2月5日早晨,竹歧水文站,此次我們福州四中五個小記者的目的地,。在此之前,,我們對水文站都并沒有什么概念。只是提到抗洪防汛時,,才會對它有個初步印象。從1日開始,就開始期待,。一面,是對碧波蕩漾,,悠悠江水的無邊想像,。另一面是對水文站工作內容的好奇。充滿著無數驚喜的奇異旅程就這樣開始了,。
剛到竹歧水文站的辦公樓,,林強站長就和我們在會議室先開了個小會。向我們大致介紹了竹歧水文站的一些情況,。林強站長說:“水文站工作,,就像是一個公益事業(yè)。防汛、抗旱,、水生態(tài)保護,、修護,幾乎每一項,,都和人民息息相關,。” 而近幾年水文站的發(fā)展,,不僅是從1998年以前那個破爛而且基礎設施落后的小房子,,變成了如今設施健全的一棟完整的辦公樓,還包括對于探測技術的不斷更新,,如從美國進口利用多普勒效應的水流觀測器ADCP,。從每一個方面多可以看出國家近幾年對,水文工作的重視和資金投入,。
而竹歧水文站,,作為閩江干流入海口的控制站,,更起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福州水資源豐沛,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約為1500毫米,。這樣,,竹歧水文站及時對水位等數據的監(jiān)測,便成了每年媒體關注的焦點,。
后來林強站長很熱情地帶我們去坐了水文站的船,,真實地感受怎樣去測水流量。這讓我們五個人可高興壞了,。站在船上,,望著這寬闊的湖面。一陣陣冰涼的江風,,讓人更加地近距離感受到這條冰心先生曾無數次贊美的江水,。
聽竹歧水文站的其他負責人說,他們每一次監(jiān)測水流量,、水位的時間都長達兩至三小時,。因為兩小時前和兩小時后的水位,會十分不一樣,。而平常測水位,,是不分時候的,不管是冰冷的夜晚,,還是酷熱的正午,。我想,,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因為當我站在江水的中央,,我已經感受到了那刺骨的寒冷,更別說福州有更低氣溫的時候,。
- 2010-02-05“千名小記者海西行”走進福州海關
- 2010-02-05“千名小記者海西行”走進網龍:感受神奇的網絡空間
- 2010-02-05“千名小記者海西行”走進福建電網
- 2010-02-05"千名小記者海西行":走進海洋漁業(yè)廳探索奧秘
- 2010-02-03記2010年“千名小記者海西行”福州采訪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