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的“勸廉”,,還算是起得平平,,近日又看到一篇“勸文”,更為別出心裁——因為貪官周圍,,大多有一幫“小兄弟”,,為他的揮霍埋單,,為他們受賄搭橋,。有的地方,“小兄弟”現(xiàn)象已經(jīng)觸目驚心,,成為黨風政風的一大禍害,。于是便有“勸廉”之士,出來進言領(lǐng)導(dǎo),,不要搞“小圈子”和“小兄弟”,。什么理由呢?因為“小兄弟”最不可靠,,你今天在臺上掌權(quán),,“小兄弟”是狐群狗黨,你明天一旦事發(fā),,反戈一擊的首先是“小兄弟”,。因為生怕不信,所以還舉出確鑿一例,,說某案中,,也有那么一位“小兄弟”,結(jié)果一進去就“竹筒倒豆子”,,交代了個干干凈凈,。可見“小兄弟”靠不住,,所以千萬不要相信“小兄弟”……
這樣的“勸廉”,,就有點奇怪了。我們反對“小圈子”,,要求領(lǐng)導(dǎo)干部不要搞“小兄弟”,,難道是因為“小兄弟不可靠”,是因為他們還不夠“江湖”,,還不夠“義氣”,?這樣的“勸廉”,至多是要貪官墨吏“選好,、選準”小兄弟,,至多是要“小兄弟”們?nèi)W那個至死不開口的楊彥明罷了,對于廓清官風,,對于立黨為公,,有什么意義呢,?
近年讀報,還每每讀到為官員“算賬”的,。一是說官員如果平安在位,,十年、二十年下來,,累計可有多少合法收入,,一旦“進去”了,就只好吃難以下咽的“牢飯”,,多么地劃不來,;二是說一個干部,如果廉潔仕途,,多少年以后,,一般可官至某級,但如果東窗事發(fā),,那么“幾十年的打拼都付了東流”,,可見腐敗是筆“蝕本的買賣”。甚至還有請出醫(yī)學專家,,說是貪腐之官,,因為緊張、害怕,,甚至心驚肉跳,,往往會帶來心臟、血壓,、神經(jīng)等等諸類疾病,,以此規(guī)勸官員“愛惜身體”。當然還有言之鑿鑿,,計算出歷史上,、現(xiàn)實中的貪官“都不長壽”,這就更是苦心之“勸”了,。
- 2010-01-15央視大火“燒”出瀆職罪:誰之過,?
- 2010-01-15人民日報評論員:用制度管權(quán) 按制度辦事 靠制度管人
- 2010-01-15未竟“受賄目標”的未盡之問
- 2010-01-15別讓“葉樹養(yǎng)”再得逞
- 2010-01-15人民日報評論員:以制度建設(shè)打開反腐倡廉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