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波行走在家鄉(xiāng)熟悉的田埂上,。
幫扶貧 成立“陽光家教社”義教
武漢職業(yè)技術學院團委書記王凱文說,,張義波和其他貧困生最大的不同,,他還拿出自己不多的財力,,主動幫助其他人,。
5.12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張義波三次向災區(qū)捐錢,,并和同學開展了一系列的愛心募捐活動;他把打工掙來的600元錢捐給新生中家庭困難的學生,,補助他們的生活,;周末,他帶領同學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并用打工掙來的錢給老人們買禮品,。
幾年的家教經歷,讓張義波認識了一批家庭貧困的小學生,。2009年4月,,他籌建成立了學校“陽光家教社”,,組織學校優(yōu)秀學生為附近農民工子女提供免費的家教服務,。在他的帶動下,“陽光家教社”的教員迅速增加,,至今已有200多名教員,,與150多名“流動花朵”結成對子,為他們免費提供家教,。
對于這些,,張義波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我就像一條春蠶,,吃了桑葉就要吐絲。我得到了政府及社會的幫助,,就有義務,、責任去幫助別人,。”
張義波在校期間的一系列舉動,,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2009年,他被共青團中央授予“2009年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共青團湖北省委授予“2009年湖北大學生年度提名人物”,,還被評為“中華新二十四孝”以及“武漢市十大孝子”。他的事跡還被武漢市政府及武漢市市委宣傳部編入《城市英雄》一書,。
當村官 欲開發(fā)茶場帶領父老致富
2011年9月,,張義波做了一件讓多數人無法理解的決定:辭掉記者的工作,回家鄉(xiāng)做村官,。
在武漢工作后,,由于每天都很忙,沒有時間照顧外婆,,最后他只好將老人送回家里,,請幾個鄰居幫忙照看。但外婆多病纏身,,張義波實在放心不下,。這是他在武漢工作時,最大的一塊心病,。
生活在繁華的都市,,張義波經常想起自己的老家。今年暑假,,張義波給水田壩鄉(xiāng)鄉(xiāng)政府寫了一封信,,介紹了自己的情況。在信里他說:“我是在家鄉(xiāng)人的幫助下,,才長大讀書的?,F在想回到家鄉(xiāng),做一點事情,?!睆埩x波的信引起了該鄉(xiāng)黨委政府的重視。鄉(xiāng)組織委員賈超宇說,,秭歸縣縣委書記羅平烺也很重視,,親自過問此事并邀請張義波回鄉(xiāng)參加村干部選舉。今年9月,,張義波被聯(lián)營村村民高票當選為財經委員,。
記者從秭歸縣城開車,足足3個半小時才顛簸到張義波所在的水田壩鄉(xiāng)聯(lián)營村,。一路上,,很多時候車子都沿著懸崖邊行駛,這讓有多年駕車經驗的司機也汗流浹背,,不敢看車外,。
聯(lián)營村的村委會是一棟很新的兩層樓房,房前豎立一根旗桿,,一面國旗在風中很是耀眼,。張義波的辦公室就在二樓面對國旗的地方。
回鄉(xiāng)兩個多月的張義波結合自己的感受和村民的意見,,已經形成了一個基本思路:將村里的茶場開發(fā)出來,,以此為平臺,吸引家鄉(xiāng)人回來種茶致富,。( 文/記者 翁曉波 圖/記者 李少文)
- 2011-12-27七旬老太推行輪椅女孩堅強求學 全天陪讀照看孫女
- 2011-12-16九旬老太甘當留級生 讀25年老年大學仍不想畢業(yè)
- 2011-12-16八旬老太為愛背井離鄉(xiāng)60余年 千里歸根尋至親
- 2011-12-08老太賣房捐助汶川450萬 開公司幫震區(qū)果農賣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