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魯迅沒有氣度的人不妨捫心自問
來源:東南網(wǎng) 2012-09-10 編輯:黃水來
這場筆墨官司發(fā)生在1933年,,那年魯迅53歲,長周木齋整整30年,。對于中國文壇中人來說,,魯迅之名,早已可謂如雷貫耳,。初出茅廬的周木齋卻公然向他叫板,,不但將“文人無文”四字反扣于魯迅的頭上,還要魯迅下“罪己詔”,就是“第四種人”這個詞匯或標題,,也是沖著魯迅的“第三種人”來的,。然而,魯迅不但沒有指責周木齋是“乳臭未干”的“黃口小兒”不知天高地厚,,沒有譏笑周木齋以雜文為武器向他“興師問罪”是“板門弄斧”,。而且,對于這個年輕人,,魯迅的氣度也不表現(xiàn)為那種“太人不計小人過”式的“原諒”,。他是將周木齋當做戰(zhàn)友的。要不,,他不會贊賞周木齋的雜文,,并與他并肩作戰(zhàn),“此呼彼應”,。 口口聲聲說魯迅沒有氣度的人不妨捫心自問,,僅是這兩條,,你們做得到嗎,?! 對于權勢者以及權勢者的幫兇或幫閑,,魯迅是沒有“氣度”的,,可謂兵來將當,水來土掩,,針鋒相對,,毫不相讓。對于諸如此類的人物講什么“氣度”,,在他看來,,或許倒是“卑怯”的一種掩飾。他與周木齋的“彼此釋然”,,從表面上看,,在于周木齋只是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其本質卻在于周木齋沒有那個實行“不抵抗主義”之當局的政治背景,,更不是權勢者的“幫兇”或“幫閑”,,這是魯迅的氣度之體現(xiàn)的一個顯著特點。對此,,周木齋本人的感受最為真切,。唐弢說的不少事,還是周木齋告訴他的,。在他日后的雜文中,,也常在不經(jīng)意間流露出對魯迅的心悅誠服。 可惜這樣的事,常常為某些論者所忽略,,或許是在有意無意之間,。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wǎng)旗下網(wǎng)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