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魯迅沒有氣度的人不妨捫心自問
來源:東南網 2012-09-10 編輯:黃水來
魯迅的氣度,,我是談過一次的,就在兩年之前,。引發(fā)“再談”之沖動,,是因為魯迅與周木齋的關系。我讀到的那篇文章,,給人的印象便是魯迅沒有氣度:連一位方才23歲的年輕人也不惜以“利刃砍殺”,,且釀成了“曠古奇冤”。我撿索了這樁歷史公案的相關資料,,發(fā)現事情卻是適得其反,。 在魯迅與周木齋的“筆戰(zhàn)”中,用上諷刺,、挖苦和“揭露”之筆墨的,,是周木齋而不是魯迅。是周木齋批評魯迅《文人無文》的文章在挑明“‘何家干’就是魯迅先生的筆名”之后寫道:“以魯迅先生的素養(yǎng)及過去的成就,,總還不失為中國的金鋼鉆招牌的文人吧,。但近年來又是怎樣?單就他個人的發(fā)展而言,,卻是中畫了,,現在不下一道罪己詔,頂倒置身事外,,說些風涼話,,這是‘第四種人’了?!庇谑囚斞敢浴秲烧`一不同》作答,,又在《偽自由書》前記中說了一句:“這回由王平陵先生告發(fā)于先,周木齋先生揭露于后”,。然而,,當魯迅從曹聚仁先生處得知,周木齋只是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沒有什么政治背景之后,,便與周木齋“相見傾談,彼此釋然”,;據唐弢先生回憶,,魯迅還多次贊揚周木齋的雜文,并與周木齋一起為《太白》雜志的《掂斤簸量》專欄撰文,,“此呼彼應”,。僅此一端,,魯迅的氣度,也就爍然可見了,。 在這場筆墨官司之前,,周木齋曾有《罵人與自罵》一文,指責大學生之“逃難”,,他認為大學生應當“赴難”,。魯迅的《論“赴難”與“逃難”》是就此而發(fā)的。他在此文中說:“孔子曰:‘以不教民戰(zhàn),,是謂棄之,。’我并不全拜服孔老夫子,,不過覺得這話是對的,,我也正是反對大學生‘赴難’的一個?!濒斞傅摹段娜藷o文》原與周木齋毫不相干,。周木齋的《第四種人》卻以如此筆墨對付魯迅,很可能便與此事相關,。然而,,魯迅不但沒有因此而對周木齋另眼相看,沒有將他當做想靠糾纏文化名人出名的小人,。而且,,對于這個年輕人,魯迅的氣度也不表現為那種居高臨下的“寬恕”,,他是將周木齋當然朋友的,要不,,他不會與周木齋“相見傾談,,彼此釋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