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在勞碌中度過,,但也努力追求
來源:東南網(wǎng) 2012-08-22 編輯:黃水來
“學大寨”的一處工程搞完了,,被抽調的民工只評了工分,,兩手空空地回到了原生產隊,這些日子讓阿彬身上掉了好幾斤肉,。 支援城市是農民最大的貢獻,,從建國起到改革開放初期的30余年中,農民都是如此,。每年夏收秋收時節(jié),阿彬和他的農友們,,將生產隊里的稻谷收割回來,,女隊員們負責曬谷,揚凈癟谷,。不多久,,工作隊上門摧交征糧、統(tǒng)購糧和三金糧,。征糧是國家農業(yè)稅,,統(tǒng)購糧是政府的攤派糧,是供應城市居民的糧食,,三金糧是生產大隊和軍烈屬及五保戶們的開支,,多由糧站收購變?yōu)楝F(xiàn)金。農民們不得不用板車將好糧連夜運送到鄉(xiāng)糧站,,糧站里板車排成長串,,糧食干部挑燈加班過磅收購。及時完成任務的隊,,插紅旗表揚,,相反的插白旗。 “大躍進那幾年,,干部浮夸,,虛報產量,帶來高征購,,生產隊的糧食幾乎被征光,。” 阿彬說的是真話,。那時候,,我讀報常見“水稻衛(wèi)星上天”的新聞報道和“人有多大的膽,地有多大產”的長篇評論文章,。當官的以為農民糧食多得吃不完,,層層追加征購數(shù)量,苦了農民,。據(jù)縣志記載,,那些年,,家鄉(xiāng)農民年人均收入僅為31元,平均分得口糧138公斤原糧,。農民得不到溫飽,,為生存而艱難痛苦地掙扎。除了上交攤派的稻谷外,,還得上交油菜籽,、茶籽的食油原料。過年臨近時,,農民得上交攤派的毛豬,、毛鴨等禽畜。那時候,,全國8億農民養(yǎng)活龐大的城市居民,,是多么艱辛啊,! 阿彬說:“生產隊分配口糧時,,算盤子撥得‘嗒嗒’響,扣除種子糧,、征購糧,、飼料糧等等所剩無幾,再按家庭人口分等級分配口糧,?!保⒈蚴菃紊?,看到別人大袋小袋地往家里搬糧食,,感到自己很吃虧,心里很不平衡,,發(fā)了牢騷:“我養(yǎng)活了你們一大家子人,!”有的人聽了自然不高興,骨碌起眼珠子反駁:“你也去生呀,,去生呀,!”阿彬被駁得啞口無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