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給孩子“擇學”的充分自由
來源:東南網(wǎng) 2012-06-11 編輯:黃水來
近日,,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周海宏,,在中科院研究生院主辦的“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上談及藝術培養(yǎng)話題時表示,,應該讓孩子自己選擇想要學習的東西,否則會使孩子學一門技術,,恨一門藝術,。他認為,家長“不僅要關心孩子將來有沒有地位,、金錢和名聲,,還要關心當他們擁有這一切之后,他們的生命質量怎么樣,,他們是否感到了幸福,。” 周海宏先生這里把孩子的藝術學習與生命質量聯(lián)系起來,,既頗有新意,,又很有道理。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向是普天之下為人父母者的共同愿望。時至今日,,這種愿望越來越強烈了,。也難怪,一方面,,現(xiàn)今大多是獨生子女,,當父母的誰都不希望自家的孩子低人一頭、落在人后,;另一方面,,就業(yè)競爭日益激烈,沒有超乎他人的技能或才藝,,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崗位,。有鑒于此,許多家長自幼開始刻意培養(yǎng),。希望孩子除了學好文化知識外,,還有一技之長,乃至多技之長,。以便將來擁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更多的創(chuàng)業(yè)路徑。于是乎,,不管孩子的興趣濃不濃,,不看孩子的天賦好不好,完全憑著父母的一廂情愿來培養(yǎng),。 平心而論,,當父母的有這種愿望未必不好,。但以為,這種做法卻不科學,、不理智,。有道是,因材施教,。以雕刻為例,,一個高明的雕刻藝術家,往往會根據(jù)手中不同的材料及其品質來琢磨,、定主題,,而后把它們精雕細刻成最恰當、最理想的作品,。反之,,盲目下手、隨心所欲,,原本是一塊上好的壽山石,,硬要把它當成花梨木來雕刻。無論他花了多少功夫,、投入多少心血,,到頭來非但收不到預期效果,還可能毀了一塊美石,。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wǎng)旗下網(wǎng)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