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毀掉寶寶心理健康的六因素
來源: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 2012-05-14 編輯:黃水來
3、孩子的心理營養(yǎng)未得到滿足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沒有得到行動上的自由,、獨立與正常情緒的釋放。通常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成人很少考慮孩子的需求與愿望,,孩子只能圍著成人的指揮棒、“晴雨表”來轉(zhuǎn),,孩子想去的地方,、想玩的東西,經(jīng)常被嚴令禁止,,如:“太臟了”,、“太危險了”等等。當成人高興時,,拉過孩子不管是否愿意,,又親又抱。不高興時,,又嫌棄孩子話多,,不愿理睬。有時還會拿“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等話語相威脅,,有時還拿“許愿”來敷衍孩子。長此以往,,就損傷了孩子探索新事物的動力,,使孩子失去自我,,對成人不信任,自身失去安全感,。 因此,,家長應(yīng)尊重孩子,放開孩子的手腳,,不要過度干涉和妨礙孩子的自主嘗試。跟著孩子的需要走,,孩子想“自己來”,,就給他空間,讓他自己做,。孩子沒主動要家長幫助,,無論孩子做成什么樣,只要沒有危險家長就不參與,。但是在孩子表示需要幫助時,,家長也要馬上回應(yīng),當孩子覺得不需要的時候再停手讓他自己做,。從而,,讓孩子與家長建立正常的親子依戀關(guān)系。當遇到孩子一些不合理要求時,,可以同孩子協(xié)商,,而不是強令。例如:媽媽剛剛做好了飯菜端上桌,,可是孩子非要吃餃子,。針對這種情況,就要同孩子商量一下,,如告訴孩子,,下一次你如果想吃什么,提前告訴媽媽?,F(xiàn)在飯已經(jīng)做好了,,你如果想“吃餃子”,我們就要重新去買菜,、搟皮,、包餃子。你還要忍著餓,,同媽媽一起來做這些事,,你看可以嗎?如果孩子還是堅持,那么就讓孩子和家長一起去買東西,,回到家后,,與家長一起摘菜洗菜包餃子……讓孩子學會等待,。 4、家庭對獨生子女的溺愛,,使孩子畏懼困難 家庭溫柔的陷阱,,特別是隔代疼,把孩子保護得太好,,為孩子成長的每一步,,準備好了“清道夫”、“鋪路石”,,剝奪了孩子面對困難的機會,,使孩子膽小、畏懼困難,,自然自身也失去了安全感,。 因此,應(yīng)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成人不要包辦代替,。如:讓孩子適時學會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自己收拾自己的物品,,自己解決與小朋友的糾紛等等,嘗試成功,,建立自信,,只有讓孩子多次獲得成功的心理體驗,才能應(yīng)對失敗的考驗,。 |
- ·央行下調(diào)存款準備金率0.5百分點
- ·中國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年內(nèi)將出臺
- ·溫家寶總理在福建考察時重要講話
- ·前4月閩交通建設(shè)完成投資213億元
- ·母親節(jié)至榕城康乃馨本周最為走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