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綠色工廠背后車企生存哲學
來源:新華網 2011-11-19 編輯:黃水來
當一個品牌成為消費者最理想選擇的時候,它該如何權衡企業(yè)效益和社會責任,?在人們身邊,,那些享受“眾星捧月”待遇的品牌往往會因為其“悲情工廠”或受污染的產業(yè)鏈,,遭到人們的質疑,正如不久前的“毒蘋果”事件,。當然,,有良心的企業(yè)仍占多數,,他們不會因為其品牌形象已不需要再做包裝,,而忽略其全球任何一個關聯產業(yè),因為企業(yè)越大,,擔負的責任也越大,。正如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倪凱銘所說,“可能在一些人看來,,負責任的企業(yè)經營和成功的經濟效益是一對矛盾體,;但這兩者同時也是密不可分的,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p> 在一汽大眾成都工廠舉辦的大眾汽車綠色生產媒體交流會上,倪凱銘表示:“我們與中國的合作伙伴一起,為中國生產了超過1000萬輛汽車,;我們和合作伙伴一起,提供了近5萬個高素質工作崗位,;我們也決定共同開拓這條未來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這是因為可持續(xù)發(fā)展一直是我們企業(yè)策略的基石,。綠色交通工具正是一個重點,尤其是在中國,。這象征了企業(yè)的社會責任與良心,。” 倪凱銘表示,,與2005年相比,,大眾汽車在中國的整體排放降低了20%,這表明大眾的綠色宣言絕不僅僅是口頭承諾,。今年以后,,大眾將推出藍驅產品,進一步降低排放和能耗,。而到2014年,大眾電動車將引入中國,。到2016年,,大眾及其合資企業(yè)將完成140億歐元的投資,,這些投資將用于新一輪的產品“攻勢”,計劃每年推出最多8款環(huán)保新車型,,并將大力促進中國本地研發(fā),,同時擴大成都新工廠這樣的綠色產能。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