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里總有那么幾天,,地里沒有活,,天氣特別冷,于是,,就烤火,。 烤火的地點多在祖祠前的石坪上,如果下雨了,,就在大堂里生火,。每人從家里帶一兩塊木柴,到這里慢慢地添,。柴著了,,火熱了,,人也越來越多地圍上來了。有的空手而來,,有的帶只小凳,近處的幾戶人家,,把長椅短凳全搬出來,,招呼鄉(xiāng)親們坐下。來烤火的女人,,有的還帶著毛針毛線,。火堆烤暖了被凍僵的手指,,織起毛衣來格外靈巧,。會編竹器的男人也把蔑片絲帶到這里,編竹藍,,編蔑盤,、編糞畚、編火籠,。覺得手有些凍了,,就走近火堆,手掌朝下烤一陣子,。
烤火的火堆是有講究的,。火力不能太弱,,但也不能太旺,,太旺了烤得人躁熱不安,就少了幾分溫綿感,,而且火勢一旺,,火星飄飛,不小心落到哪里惹出事來就不好了,。如果在大堂里燒火堆,,火力更要節(jié)制。用來烤火的柴草,,既要容量點著,,還要不冒濃煙。有些柴料雖然上火快,,但冒煙也猛,,熏得人鼻辣眼酸淚直流,誰會喜歡,?所以,,操控火堆的人,,心境要平,心眼要細,。用來烤火的木柴,,多選柯木、青岡櫟,、木荷,,火光明麗,炭色紅艷,,暖意綿長,。或濃或淡的柴火香氣,,從火堆里飄然而出,。暖香的感覺,彌漫身心,。
一堆好火,,讓身上的冷意消了,于是就想找點話頭,。說什么呢,,山里人只說山里事。誰穿新衣,,誰買新鍋,,誰家母雞生蛋,誰家母狗發(fā)情,,哪座山芒草旺,,那條溪魚蝦多,哪個姑娘要嫁人,,哪戶人家要蓋房?,嵥椋踔翢o聊,,這就是緩緩流淌的生活,。整天看山守田,還能有什么驚天新聞,。只有平安自在的日子,,才能把瑣事細細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