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報插畫/陳冬
又逢3·15,消費者維權又成為輿論的焦點話題,。每年的這個時候,億萬雙眼睛都會聚焦到各大媒體的報道,,又有哪些行業(yè)的潛規(guī)則會被揭露,?又有哪些狡猾的騙局會被曝光?又有哪些隱藏的危險會被警示,?同時,,消費者的權益又將如何維護,?
擴大“舉證責任倒置”,方便消費者維權
【新《消法》規(guī)定的“假一賠四”,、部分商品的“瑕疵舉證責任倒置”等民生原則,,本身就是為了放進活水,讓消費者自主維權,,其背后的配套措施還需要進一步細化,。】
據(jù)《新京報》報道,,消費者維權仍面臨檢驗報告不對個人,、難尋第三方檢測、質量檢測費用高昂等“細節(jié)里的魔鬼”,。
一般來說,,消費者認為自己買到假貨,要去維權,,電商平臺,、消協(xié)等都會要求消費者提供鑒定證明。但是,,一者,,有的廠家不愿對商品的正偽做出鑒定,或者雖然口頭鑒定為假貨,,但不愿出書面證明,,據(jù)專業(yè)維權人士稱“幾乎所有的廠家都不針對個人出具假貨的鑒定報告”;二是第三方檢測機構缺乏,,而且它們往往只能通過一些理化指標來檢測商品是否合格,,而不能鑒定真?zhèn)巍H氰b定費用畸高,,比如海外代購的奶粉,,全套檢測費用居然高達3萬元以上。
明明是假貨,,明明消費者有理,,可為什么維權這么困難呢?商品鑒假環(huán)節(jié),,牽涉利益方眾多,,法律關系復雜,但也不是無解的,。
其實,,去年《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已經提出2個宏觀上的解決方案,一是將原《消法》著名的“退一賠一”改成“假一賠四”,,四倍賠償能盡量“填平”消費者的維權成本,,激勵消費者去較真,。
但是,很多時候,,高額的鑒定費用,、訴訟費用、誤工成本,,仍會使得普通消費者不敢維權,。所以,維權需要有“規(guī)模效應”,,由專業(yè)的維權人士來“教訓”無良商家,。之前,很多地方的法院,,基于狹隘的“維穩(wěn)”考慮,,不支持專業(yè)維權。好在去年年初,,最高法公布了《關于審理食品藥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其中明確“知假買假”行為將不影響維權,這給民間維權者除去了緊箍咒,,放開了民間活水,。
另一個是,新《消法》規(guī)定:機動車,、計算機等耐用商品在6個月內有“瑕疵”的,,實施“舉證責任倒置”,由商家自證清白,。但該新法實施一年來,,對于“瑕疵”是否包括假貨,還沒有明確的說法,。希望最高法及時做出司法解釋,,將手機等耐用品是否假貨的舉證責任明確由商家承擔。其實去年最高法已經在《關于審理食品藥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中明確:廠商對食品,、藥品符合質量標準,,承擔舉證責任。那么,,不妨擴大“舉證責任倒置”的范圍,,方便消費者維權。
至于廠商不愿意鑒定,,背后的情況有一些復雜,。比如,一些廠商有“國企病”,只愿配合工商,、司法部門,卻不愿給消費者個人維權提供方便,。這方面,,應該由消費者協(xié)會利用其權威身份,理順關系,,穿針引線,,搭建起廠商與消費者維權協(xié)作的平臺。
總之,,新《消法》規(guī)定的“假一賠四”,、部分商品的“瑕疵舉證責任倒置”等民生原則,本身就是為了放進活水,,讓消費者自主維權,。所以,背后的配套措施還需要進一步細化,,打通舉證責任全面倒置,、第三方檢測等等“技術瓶頸”?!跣烀鬈帲ǚ晒ぷ髡撸?/p>
調和汽油,,執(zhí)法者“嗅覺”是否夠靈敏?
【真正有效力的執(zhí)法,,就要讓制假者,、售假者真正感到疼痛,并讓他們的疼痛傳遞給潛在的制假者,、售假者,,如此方能避免陷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打假困境?!?/p>
“怪不得有的時候車沒勁,。”“車子加的便宜油居然是調和油,!”央視3·15晚會曝光調和汽油的內幕之后,,許多網友有恍然大悟之感?!氨阋藳]好貨”的鐵律又一次驗證了,,但不能怪消費者貪便宜,因為正如節(jié)目中調和汽油廠家的工作人員所說,,他們的問題汽油不僅能通過國家標準的檢驗,,而且堂而皇之地流向油庫、加油站等下游鏈條。
山東大大小小的調和汽油廠有200多家,,規(guī)模大者年產量五六十萬噸,,甚至存在調和汽油培訓學校,5天之內包教包會……種種景象觸目驚心,。調和汽油利用國家標準不檢測的添加劑,,鉆空子謀取暴利。表面上達到了標準,,其實卻是以對車輛的損害和對空氣的污染為代價,。
更值得憂慮的是,調和汽油的規(guī)模性存在早就是禿子頭上的虱子,。2014年5月,,經濟之聲記者就采訪了圈內人士,“揭開了一個業(yè)內公開的秘密”,。這也并不是媒體第一次揭開調和汽油的蓋子,。我查到《魯中晨報》在2012年就做了“調和汽油亂象調查”,報道中提到的是甲縮醛今天又一次成為3·15晚會的主角,。
央視主持人在晚會上當場表示,,國家質檢總局已通過遠程執(zhí)法對山東的調和汽油廠采取手段,并針對甲縮醛等有害添加劑制定相關檢驗標準,,最快時間出臺,。
國家標準跟著造假者的腳步跑,已然是一種無奈和被動,。問題是跟得還這么不及時,。調和汽油的亂象已被媒體曝光多年,這次伴隨3·15進行的執(zhí)法和新標準制定,,不得不說有點晚,。讓人更擔心的是,打掉甲縮醛之后,,汽油里會不會出現(xiàn)其他有害而國家標準里又沒有的添加劑,?
添加劑的種類無窮無盡,國家標準不可能全部涵蓋,。因此更新標準只是亡羊補牢,。如果再出現(xiàn)其他漏洞,不可能無限地補下去,。其實完全沒必要一直跟在造假者身后追得這么辛苦,。
正如“調和汽油培訓學校”所說,,炮制只是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調和汽油并不可能藏得太深,其原理并不復雜,,其存在更難以掩飾,。因為汽油是一種大宗消費品,通過公開市場發(fā)售,,貓膩在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很容易曝光,。業(yè)內早已洞悉其中的秘密,媒體也早已曝光,,問題僅僅在于執(zhí)法者的嗅覺是否足夠靈敏,反應是否足夠迅速,,懲罰是否足夠有震懾力,。
懲罰不應僅僅針對調和汽油的生產商,下游的加油站等企業(yè)知假買假售假,,亦難辭其咎,。真正有效力的執(zhí)法,就要讓制假者,、售假者真正感到疼痛,,并讓他們的疼痛傳遞給潛在的制假者、售假者,,如此方能避免陷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打假困境,。□西坡(媒體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