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兩會好聲音奏響脫貧攻堅“主旋律”
2020-05-15 18:13:03?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許多國計民生話題持續(xù)引發(fā)社會討論,。從正在進行的2020年人民網全國兩會熱點調查投票情況看,“脫貧攻堅”話題排名靠前,。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確保完成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無疑是今年兩會最為重磅,、最受關注的議題,。 “民之所期,政之所向”,,中國又將進入兩會“高光時刻”,。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zhàn)決勝、全面收官之年,。我國精準扶貧工作已經進入到“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關鍵階段,深度貧困地區(qū)的脫貧任務更加艱巨,、也更為緊迫,。可面臨著新冠肺炎疫情“新挑戰(zhàn)”,,邂逅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的“歷史使命”,,如何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聚焦貧中之貧,、堅中之堅、困中之困,,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為實現全面脫貧凝聚起磅礴之力,,無疑是公眾關注的“主角”,。 思想引領是關鍵,脫貧致富主動性思維激發(fā)是原動力。思想貧困是廣大貧困人群長期不能徹底脫貧的一個重要瓶頸,,擺脫貧困首先在于擺脫思想的貧困,,以教啟智,提升貧困人口脫貧攻堅的信心和力量,,激發(fā)脫貧致富的原動力,。可以看到,,當前我國大部分貧困地區(qū)位于偏遠山區(qū),,傳統(tǒng)落后的思想根深蒂固,表現為封閉保守,、依賴性強等,,這些思想觀念經過傳播,成為制約貧困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原因,。唯有破除思想上的貧困,,才能徹底拔掉思想上的“窮根”,從根本上脫貧奔小康,,激發(fā)脫貧致富原動力,,達到扶貧的真正目的。 扶貧還需先“扶志”,,積極進取才是“王道”,。“樹無根不長,,人無志不立”,,扶貧的關鍵作用還在于扶志?!胺鲋尽本褪欠鼍?、扶信心,幫助貧困群眾轉變傳統(tǒng)落后的思想觀念,,樹立起擺脫困境,、自立自助、勤勉努力,、積極進取的斗志和勇氣,。總的來說,,“志向”扶貧可以破思想禁錮,,造脫貧根基。目前,,部分貧困戶受到國家政策兜底,,存在等靠要思想,不配合脫貧的情況仍時有發(fā)生,。我們可以充分運用文化墻,、農村遠程教育等平臺,“情景式,、組團式,、打包式”多維度宣傳,大力向貧困戶宣揚弘揚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思想觀念”,,營造脫貧致富的濃厚氛圍,,針對不同個體的實際情況對癥下藥、精準施策,、靶向發(fā)力,,激發(fā)擺脫貧困的“心”動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自己強大起來,,才是真正的強大,“扶貧”不如“扶志”,,自力更生,,積極進取才是“王道”。 創(chuàng)新思路是重點,。貧困家庭思想的改變,、能力的提升,是脫貧致富的基礎,,要脫貧要發(fā)展,,就需要用新思維、新思路,、新方法尋求新的致富點,,提升自身的生存發(fā)展能力,用創(chuàng)新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致富之路,。例如革命老區(qū)佳縣——歌曲《東方紅》的故鄉(xiāng),、國家呂梁片區(qū)貧困縣。近年來,,佳縣不斷深化“五好”電商扶貧發(fā)展模式,,探索出一條“以電商示范縣為支撐,以貧困戶依靠電商實現增收”的電商扶貧路徑,。鮮活的案例說明啟民智民心的扶貧方式,,才能生脫貧莖葉,幫助人們掌握更先進的技術,、更全面的能力,,促使智慧的能量與能力迸發(fā),,從而使貧窮人口走出貧困困境,脫貧致富,。還能夠開拓農民的眼界,,提高他們對市場、信息獲取與分析解讀的能力,,使他們及時了解并掌握市場需求動向,,緊隨不斷變化的市場,把握并調整自身生產發(fā)展方向,,高效參與市場活動,,抓住市場機遇,增強競爭力,,獲得較高經濟回報,。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站在兩會的時間軸線上,,兌現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不落一人的鄭重承諾,,顯得格外莊重而神圣,。我們要在脫貧攻堅新起點上再出發(fā),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zhàn),,不斷夯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新時代答卷,以兩會好聲音,、好方案,,奏響脫貧攻堅“主旋律”,激勵我們向看得見的幸福生活砥礪前行,。(陶玉)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