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媽媽不經意的善意與克制可能塑造著下一代的靈魂,而溺愛與放縱也在摧毀著下一代的身心,。如果媽媽護短,,“熊孩子”接收到的信息就可能是,我不需要遵守規(guī)則,,不需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教育得法、得當就會引導孩子樹立規(guī)則意識,,懂得不妨礙他人,、尊重他人、遵守公共場所秩序,,知道做了錯事應當負責,。】 最近兩則有關教育的新聞形成了鮮明對比:一是“熊孩子”在電梯里小便,媽媽讓小孩寫了一份檢查,,發(fā)到業(yè)主群里給大伙道歉,,并且每天由孩子父親監(jiān)督孩子打掃電梯一個月。一則是兩個小孩搶玩具,一名媽媽加入戰(zhàn)斗,,連續(xù)掌摑對方小孩,。 教育“熊孩子”的媽媽獲得了從業(yè)主群到網友的集體點贊,被稱為“教科書式的教育”,,另一位媽媽則不僅被警察“約談”,,還被一致批評“以大欺小,教出來的小孩也不怎么樣,?!?/p> 人們對現實中“熊大人”教育孩子不當的憤慨,代表著我們在教養(yǎng)上的一種迷思:曾經的文明古國,,家庭教育出了什么問題,?對好媽媽教育方法的美譽代表著我們在道德水準提高上的一種期待:好的家庭教育能拉高社會文明程度。 好奇心強,、淘氣頑皮,、求知欲和探索欲強烈,對正值熱切與世界聯通的孩子來說,,并不稀奇。但如果好奇沒有規(guī)則,、頑皮不守規(guī)矩,、探索意味著破壞公共秩序,就是“熊孩子”了,。每每孩子犯錯,,周圍的目光都會聚焦于家長會怎么做。是替他辯解“孩子小,,別跟他計較”,,還是對孩子進行管束教育,嚴肅糾正其錯誤,,是一道媽媽必答題,,媽媽的智慧與教養(yǎng)影響著孩子成長成人的質量。 梁曉聲曾這樣概括“文化”二字:植根于內心的修養(yǎng),,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F在這個標準被很多人用來解釋教養(yǎng),。通俗地說,教養(yǎng)是教人如何做一個人,如何去尊重別人,,如何遵守社會道德,。 家庭教育是教養(yǎng)的起點。在孩子正式步入社會之前,,簡單的是非對錯,、規(guī)矩原則、禮貌談吐,,大多是從家庭中觀察和模仿而來,。好媽媽要讓孩子習得好教養(yǎng),更多的要靠言傳身教潤物細無聲——可以是在公眾場合不大聲說話,、禮讓老人先行,,也可以是自覺撿起地上的垃圾、跟被打擾的人說一聲“對不起”…… 黃昆巖教授在《談教養(yǎng)》中開篇明義:教養(yǎng)沒有清晰的輪廓與外貌,。他引用一位19世紀英國詩人的詩,,用“風”來比喻教養(yǎng):你和我都沒有見過風,但是當樹葉在樹上哆嗦的時候,,風正和我們擦身而過,。 教養(yǎng)的“風”在我們生活的細節(jié)中,好媽媽不經意的善意與克制可能塑造著下一代的靈魂,,而溺愛與放縱也在摧毀著下一代的身心,。如果媽媽護短,“熊孩子”接收到的信息就可能是,,我不需要理性,、不需要考慮后果,也不需要遵守規(guī)則,,不需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教育得法、得當就會引導孩子樹立規(guī)則意識,,懂得不妨礙他人,、尊重他人、遵守公共場所秩序,,知道做了錯事應當負責,。 畢淑敏說:“教養(yǎng)是細水長流的,具有某種堅定的流向和既定的軌道性,?!苯甜B(yǎng)是后天養(yǎng)成的品質,養(yǎng)成后深植于我們的骨髓,。展現教養(yǎng)等于展現靈魂的模樣,,展示社會的文明水準,。 我相信,多一個有教養(yǎng)的好媽媽,,就會少一個不懂規(guī)矩的“熊孩子”,。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