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農村“教育移民潮”的冷思考
2018-02-22 10:04:11?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瑤 我來說兩句 |
子女教育,一直是中國父母最關心的話題之一,。春節(jié)返鄉(xiāng)發(fā)現,,越來越多的農村父母開始將孩子送往城里讀書,。為了方便孩子上學,有經濟條件的家庭在縣城買房,,一些家長還專職陪讀,。 農村家長口袋里有錢了,,就在城里買房置業(yè),,讓孩子享受城市更高的教育資源,就像許多城里有錢人將孩子送到國外留學一樣,,如何看待這股來勢洶洶的農村“教育移民潮”,? 首先,“教育移民潮”的背后是家長對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渴望和追求,。盡管這些年各地政府積極采取措施推進教育均衡化發(fā)展,,如城鄉(xiāng)教師定向交流、校際間教學資源共享,、名師下鄉(xiāng)支教,、優(yōu)質學校與薄弱學校結對幫扶等,;但城鄉(xiāng)之間教育發(fā)展失衡問題依然存在。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只要條件允許,,絕大多數農村家長同樣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與城里的孩子一樣享受優(yōu)質教育,。家長們“移民”的動機可以理解,。 其次,,“教育移民潮”客觀上拉大了城鄉(xiāng)教育的差距,。農村條件好的學生紛紛進城,,一方面加大了城市學校的招生壓力,有些熱點學校的班級配額越來越大,,教師組織教學和班級管理的難度也在不斷加大,。另一方面,,農村學校的生源逐漸減少,易導致家庭貧困的學生產生自卑心理,,慨嘆“別人家的孩子有花戴,,而我只能套麻袋”,。更何況,,沒有穩(wěn)定的生源做保障,,農村學校的教育談何發(fā)展,? 再者,,“教育移民潮”未必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因為城里的學校無論是師資水平還是教學質量均高于農村學校,,但這并不意味著農村的孩子進城后學業(yè)都會突飛猛進,。由于環(huán)境的改變,農村孩子進城后面對外界諸多誘惑,,學習容易分心,,成績在班級墊底的也不乏其人,。筆者身邊就有現成的例子:一個生意人的孩子小學畢業(yè)后沒有在當地農村念初中,,選擇了一家城里的實驗學校,。家長滿心希望孩子通過城里的教育考上重點中學,三年借讀費,、住宿費花費六七萬,,最后考得還不如在老家上初中的孩子,。 毋庸置疑,,這股“教育移民潮”不排除部分家長的攀比思想在作怪。但家長們千萬別忘了: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只有穿上適合自己的鞋子才能走得遠,走得精彩,。城里學校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孩子最有發(fā)言權,要耐心征求孩子的意見,。望家長不要為了自己的“面子”,,丟了孩子前途這個“里子”。 |
相關閱讀:
- [ 02-13]期末評語中國風 傾情教育韻無窮
- [ 02-08]“棍棒教育”為何仍有市場,?
- [ 02-01]文言文評語是教育的斯文表情
- [ 01-30]擴大學前教育資源責無旁貸
- [ 01-26]讀懂《旅行青蛙》背后的啟示教育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