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移動支付平臺的角度看,它們既要保障轉款方的利益,又要保障收款方的利益,對于涉嫌詐騙的轉賬自會慎重,。所以,交給處理詐騙的專線或公安部門是一種負責任的說法,。】 近年來,電信詐騙案件一直層出不窮,。去年年底,各大移動支付平臺相繼推出延遲到賬服務,似乎為避免民眾遭遇電信詐騙提供了一份“后悔藥”,。近日,有讀者反映稱,自己雖然已經選擇了延遲到賬,但依然未能避免被騙。記者體驗發(fā)現,在一些支付平臺,所謂延遲到賬功能,并不能實現撤銷交易,一旦被騙選擇轉賬,錢款依然會進入對方賬戶,只是延遲一段時間而已(9月13日《北京青年報》),。 去年12月1日起,六部委發(fā)布的“個人通過銀行自助柜員機向非同名賬戶轉賬的,資金24小時后到賬”新規(guī)開始實施,。雖然該新規(guī)沒有對各大移動支付平臺提出要求,但各大移動支付平臺也相繼推出延遲到賬服務供用戶選擇,應該是想為避免“徐玉玉事件”再次發(fā)生盡一份力,值得點贊。但其推出的延遲到賬服務只能延時,卻不能撤銷交易,讓人覺得如同“雞肋”,。 對此,支付寶客服人員與騰訊相關工作人員也承認,延遲到賬功能僅能延長到賬時間,客服無法對轉賬進行取消撤回,延遲到賬并不能起到防騙作用,。如果懷疑被騙,他們可以幫用戶轉接到處理詐騙的專線,看有什么辦法解決問題。他們還建議用戶走司法途徑,報案尋求公安部門介入,。這確實是說出了大實話,。銀行都不能輕易撤銷用戶的轉賬,也不能隨意凍結用戶的賬戶,更何況移動支付平臺? 反過來也可想象一下:在延遲到賬的情況下,如果用戶在移動支付平臺轉賬后,動輒要求客服撤銷交易,很可能為另一種詐騙提供條件,比如我們去飯店吃飯后結賬,采用微信支付并選擇延遲到賬,出門后就撤銷或申請客服撤銷,飯店老板豈不是要虧死?假如我是賣貨的,若對方延遲轉賬且可以撤回,那我到底發(fā)不發(fā)貨,萬一對方收貨之后錢款被撤回怎么辦?站在移動支付平臺的角度看,它們既要保障轉款方的利益,又要保障收款方的利益,對于涉嫌詐騙的轉賬自會慎重。所以,交給處理詐騙的專線或公安部門是一種負責任的說法,。它們的延遲到賬服務成為擺設也就不足為奇了,。 無論是移動支付平臺的用戶,還是銀行用戶,對延遲到賬不能防騙都要有清醒認識。即便是在ATM機上轉賬,資金24小時后到賬,也只是給受害人預留醒悟時間,同時阻止詐騙者迅速將資金分轉到多個賬戶,以便于警方追查資金流向,。有消息稱,目前在所有銀行的ATM機上無卡存款,都是實時到賬,這就規(guī)避了延遲到賬的規(guī)定,。另需說明的是,延遲到賬的規(guī)定并不包括銀行柜臺、網銀,、手機銀行,。隨著監(jiān)管越來越嚴密,騙子也在“另辟蹊徑”,使出越來越多的花樣和手段。所以,無論通過什么渠道轉賬,只要涉及錢,我們務必提高警惕,。 延遲到賬并非防詐騙萬能藥,。當然,這樣說并不代表移動支付平臺在運用延遲到賬措施防詐騙上,就無所作為。真正落實移動支付賬戶實名制,提升注冊身份驗證的安全等級,;加強交易監(jiān)管,;和公安機關建立密切協(xié)作機制,與公安機關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偵辦平臺或反詐騙中心聯(lián)動以實現快速查詢、凍結涉案資金——這些都是支付平臺努力的方向,。 |
相關閱讀:
- [ 08-11]做反詐騙的行動派
- [ 08-08]“以房養(yǎng)老”何以淪為詐騙道具
- [ 07-21]嚴懲電信詐騙沒有終點
- [ 07-21]防電信詐騙要關口前移
- [ 07-20]像“徐玉玉案”那樣辦理每一起詐騙案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