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餐小哥:我沒那么著急吃飯,送餐路上請安全第一。如果超時可提前按已送達,,或與我聯(lián)系。辛苦了,,謝謝你……”近日,網友@古典在微博中曬出了一張外賣訂單,,因訂單中的備注十分暖心而受到網友關注,。圖片發(fā)出后,網友們紛紛為這份相互體諒點贊,。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哪怕他只是一個送外賣的小哥,可以說,,這正是新聞中這張外賣訂單得到網友熱捧,,一夜刷爆微信朋友圈的根本原因。而網友之所以紛紛為這份充滿體諒,、倍感暖心的外賣訂單點贊,,除了感動于這位消費者的體諒意識,,顯然還隱含著自己也希望能夠被別人,、被社會、被世界給予更多體諒與寬容的心理期待,。 所以說,,學會體諒別人,應該成為現(xiàn)代人一種必備的素質,,也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的一種內在自我要求,。體諒別人的背后,,其實意味著很多東西,比如寬容,,比如理解,,比如設身處地,比如換位思考等等,。是人就會犯錯誤,,有失誤,更別說很多時候是我們無法抵御和改變的外力,,導致結果違背了我們的初衷,,就像每一位外賣小哥都希望把外賣按時準點送到客戶的手里,但是路上突然遭遇的堵車,,總會讓這種初衷化為泡影,。 這種時候,他們最為渴望的就是客戶的體諒,、寬容與理解,,最擔心的就是客戶的投訴、抱怨和惡評,。那么把外賣小哥換成我們自己,,也是一樣的道理,因為即便我們從事的不是服務行業(yè),,但也同樣存在因為主客觀原因而導致無法完成既定的任務和目標,,無法履行對別人承諾的情況,這時候我們同樣需要別人的體諒與寬容,。為此,,我們首先需要學會體諒與寬容別人,當其成為每個人的一種外在素質和內在要求,,則我們才有希望活在一個寬松,、自如的職場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當中,。 尤其是當我們身處一個節(jié)奏快,、壓力大的社會環(huán)境下,能夠體諒別人就更加顯得難能可貴,。反之,,不懂得體諒與寬容,動輒得咎的結果就是互相傷害,,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實在是太多太多,不勝枚舉。而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下,,“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將成為一種奢望,而“寬以待己,、嚴于律人”,,則會成為一種“新常態(tài)”,人與人的關系必然充滿了緊張,,甚至說彌漫著暴戾,。 當然了,體諒亦有限度,,寬容不是縱容,。正如這位留下“最暖心外賣訂單”的消費者所說,如果遇到服務不到位,,外賣小哥“惡意遲到”,,那么自己也會通過投訴等方式維權。這說明,,別人可以體諒我們,,但我們也不能辜負甚至是透支、利用別人的這種體諒,,把其當成是犯錯偷懶不作為的借口和理由,,畢竟在體諒之外,還有規(guī)則,,還有法律,。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