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加傘電動車不能僅限于“路口執(zhí)法”
2015-07-01 16:37:11?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為何加傘電動車現象屢禁不絕呢,?站在騎手的角度上看,不加裝遮陽傘可能意味著騎手需要頂著三四十度的驕陽下行車,,舒適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雖然加裝遮陽傘有造成安全事故的隱患存在,,不過應該承認,,這畢竟屬于小概率事件,不乏有騎手存在僥幸心理,。另一個導致違法機會成本大幅降低的原因是現行的全國性的交通法規(guī)并沒有明確對此類違法行為的處罰規(guī)定,目前交管部門的查處依據也是各地方性的交通法規(guī),,而且力度不大,。在此語境下,就預留了加傘電動車違法的生存空間,。 況且,,形同“破窗效應”,當騎手乃至廣大市民在一個城市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違法加裝遮陽傘的電動車在冠冕堂皇地行駛著,,大家對相關法規(guī)的敬畏感就會大大降低,。囿于“趨利避害”的本性,當一個人占著公共安全的便宜來方便自己,,而且不大容易被查處時,,群體性的效仿心理也會滋生。 實際上,,該棘手問題并非無解,。以提高電動車騎手的舒適感來說,選擇穿防曬衣,、戴遮陽帽不失為兩全其美之舉,。而對于交管部門,如果管理方式僅限于“路口執(zhí)法”,,一定程度上就折射出執(zhí)法管理思維上的粗糙與落伍,。這種“運動式”的專項整治行動本就很難持續(xù),長期效果也難以保證,。 安全問題無小事,。當務之急,需要有關部門盡快出臺全國性的權威法律法規(guī),,加大處罰力度的同時,,進一步細化工作措施,構建職能部門與社區(qū),、居委會等群眾組織的協(xié)調聯(lián)動機制,,做好電動車源頭治理,。并將預防與整治相結合,實行道路安全管理工作統(tǒng)籌安排和組織管理的社會化,,動員基層單位力量,,加強對電動車的摸底和具體駕駛者的宣傳教育,形成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齊抓共管的局面,。 短評:不妨讓營造“城市樹蔭”為騎手遮陽 看看今天我們的城市,,確實是越來越大了、越來越美了,,城市道路也越來越寬敞了,,但美中不足是還欠缺了一些綠色,尤其是寬敞的道路兩側的行道樹,,更是鮮少有郁郁蔥蔥,、濃蔭如蓋的景象,整個道路都在陽光的暴曬下,,又哪里能有陰涼地呢,?而有的行道樹還因各種原因面臨著確被砍掉的危險,2014年7月21日媒體就曾報道福州倉山區(qū)金祥路50多棵綠化樹被攔腰斬斷的新聞,。城市里缺少了樹蔭,,市民通過加裝遮陽傘來營造“樹蔭”,其中也有些許的無奈,,但這樣的行為顯然是法律法規(guī)所不允許的,。 如果說交管部門嚴查違法安裝遮陽傘,是一種“堵”的方式,,那么科學合理地規(guī)劃城市綠化,,給市民提供更多的綠蔭則是一種“疏”的方式,而且這才是治標治本的良策,??梢栽囅耄偃舫鞘械缆穬蓚榷际蔷G蔭如蓋,,哪個車主還會去安裝遮陽傘呢,?(趙連卿)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