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的王先生絕對沒有想到,自己一氣之下拿起棍子打狗泄憤的行為,,竟然惹來這么大的麻煩,。昨天晚上,一組“男子棒打小狗遭人肉搜索,,鞠躬道歉”的圖片報道,,經各大媒體官微、客戶端發(fā)布,,立刻登上關鍵詞,、熱搜榜排名,成為當晚最熱的新聞,。 從圖片和文字報道上看,,事情發(fā)生在5月10日。王先生的小孩被一條流浪狗嚇哭,,他拿起棍子把小狗嘴打歪,,一位路過的愛狗熱心人士制止了他,并發(fā)生爭吵,,雙方在市民的勸說下態(tài)度得以緩和,,并各自離開。5月11日,,王先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事被捅到網上,,并遭遇“人肉搜索”,自己的姓名,、家庭地址,、手機、QQ,、車牌號等個人信息被曝光,,本人、妻子和同事遭遇陌生人騷擾辱罵,。 迫不得已之下,,王先生于5月12日下午在烏魯木齊一家酒店門口,向來自全疆各地以及廣州,、上海等地的50多位“愛狗人士”鞠躬致歉,。然而,沒完沒了的愛狗人士顯然不打算放過王先生,繼續(xù)指責王先生,,并攻擊王先生的父親,甚至有人跳到他們家車頂上進行踩踏,,直到王先生答應支付1萬元用于小狗的治療之后,,一家人才得以離開。 王先生顯然低估了所謂“愛狗人士”的狂熱和暴力的程度,。在遭到網絡暴力的人身攻擊,,個人隱私被曝光情況下,依然敢毅然決然地面對幾十位“愛狗人士”,,頗有種“千萬人吾亦往矣”的豪邁,,那是因為他相信人和動物不一樣,人與人之間是應該能夠好好說話的,,所以在道歉之后,,還留下來回答他們的提問??上?,愛狗人士擊碎了他的夢想,這種幾乎不死不休的暴力舉動,,不僅傷害了王先生一家,,也傷害了更多非愛狗人士的普通人。他們打出來的橫幅是,,要求這位“虐待狂”向“全國人民”道歉,。 “全國人民”什么時候給予這幾十位愛狗人士的授權?讓他們能夠代表“全國人民”去對王先生一家施暴,?這種“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把戲,,歷史上我們還看得少嗎?站在所謂道德的制高點上,,對他人進行漫無邊際的攻擊羞辱,,用價值批判取代事實批判,以私刑懲罰取代公法裁決,,這種中世紀一樣的場景,,只會引起更多的人反感,而不應該發(fā)生在現(xiàn)代社會,。當然,,看了網友評論,大多數(shù)還是理智的,、令人放心的,。 有人說那條狗只是叫了幾聲并沒有咬小孩,但在一個怕狗的小孩和一個愛狗人士耳朵里,對狗叫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而這個被流浪狗嚇哭的小孩,,在短短三天之內,不僅遭遇到網絡暴力的傷害,,還親眼目睹自己父親的憋屈,,在他心目中該留下什么樣的陰影? 我理解王先生對流浪狗嚇哭孩子的反應,,但并不贊成他當著孩子的面用如此暴力的方式打狗泄憤,。我們的法律并沒有規(guī)定打流浪狗違法,而是有更多關于遛狗要系狗繩,、減少流浪狗,、養(yǎng)狗要合法守規(guī)矩的種種規(guī)定,卻很少得到所謂愛狗人士的遵守,,倒是不少的流浪狗,,都來自于主人的遺棄,他們身上有可能攜帶病毒,,咬一口可能致命,。真正的愛狗人士,應當注意到這一現(xiàn)象,,并發(fā)動愛狗的社會力量,,為流浪狗絕育、打狂犬疫苗,,倡導科學,、文明養(yǎng)狗。還有,,王先生這1萬元的賠償支付出來之后,,是否用于小黑狗的治療,也應該有個交代,。 現(xiàn)代社會是個利益多元,、人際關系復雜的社會,不同的利益團體之間完全有可能存在利益沖突,。我們尊重愛狗人士對狗狗的情感,,但他們也應該尊重不愛狗的人的基本人權。在存在利益沖突的情況下,,如果雙方或者一方不能好好說法,,試圖用暴力的方式壓迫對方,無助于問題的解決,,只會造成社會的撕裂,。 好好說話,是現(xiàn)代社會公民的基本修養(yǎng)之一,。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會好好聽你說話,。這種修養(yǎng),不僅取決于個人素質,,還需要執(zhí)法機構的強力救濟,。當個人面對組織化暴力時,基本無力保護自己的權益和尊嚴不受侵犯,?!皭酃啡耸俊苯M織化的暴力攻擊,、恐嚇侮辱,、侵犯隱私,對非愛狗人士,,造成了嚴重困擾,。代表社會公平正義的執(zhí)法機關,應當出面保護王先生一家免于恐懼的權利,,那些跳到車頂上的,、曝光王先生個人信息的人,,都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只有法律出面來保護公民的基本權益,才能真正構建“有話好好說”的社會環(huán)境,。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