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河南魯山縣民眾拿著水桶聚集在中原大佛前,喊出“我們要喝水”,,抗議正在中國火熱進行的“冰桶挑戰(zhàn)”項目,,中原大佛管理方也在現場發(fā)出倡議“傳遞愛心也要珍惜水資源”的口號。據悉,,干旱已經造成平頂山部分地區(qū)民眾吃水困難,,目前南水北調水渠正在緊急向平頂山調用飲用水。(8月23日《河南日報》) 自打“冰桶挑戰(zhàn)”項目爆火以來,,網絡上便不乏對其浪費水資源的指摘?,F在,身處河南重旱區(qū)的魯山縣民眾直接打出“河南請對冰桶挑戰(zhàn)說不”的橫幅,,可以說是這種情緒的升級,,其意在表達自身“要喝水”的心情,以及希望全省人民能夠更多地關注身邊需要幫助的人的愿望,。在河南遭遇63年來最嚴重旱災,,多地民眾“吃水難”問題突出的當下,這種呼吁有其現實必要性,。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單純依靠“對冰桶挑戰(zhàn)說不”顯然解不了河南之渴,,相反,,我更愿意將此次抗議理解為旱區(qū)民眾的一種情緒宣泄,而之所以選擇“冰桶挑戰(zhàn)”作為抗議對象,,更多的或許是因為它名氣大,,可以引起輿論的關注。魯山縣民眾真正應該抗議的不是“冰桶挑戰(zhàn)”項目,,而是當地幾成擺設的水利設施和遲緩無力的救災工作,。 有句話說得好,“人禍比天災更可怕”,。河南旱災發(fā)生后,,許多媒體在報道旱情時,,不約而同地關注的焦點集中到了當地水利設施投資混亂、上億資金遭傳挪用,、多數機井閑置報廢,、官員“作秀式抗旱”等問題上。事實上,,如果當地平日里能夠注重水利設施投資,,做好相關抗旱機井的建設和管護工作;旱情出現后,,各級官員能夠積極行動起來,,而不是乘車送水、拍照抗旱,,那么即便是“60年不遇”的重旱,,也不至于發(fā)展到像現在這樣,造成近2000萬人因干旱受災,,直接經濟損失72億的巨大后果,。 除此以外,相關跨區(qū)域調水機制在關鍵時候的失靈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些年,,為了解決北方干旱、缺水的問題,,國家投入了大量資金,,建起了可能是人類歷史上規(guī)模最為浩大的南水北調工程。然而,,在此次河南大旱中,,這一工程卻沒能發(fā)揮預期中的調解作用。此前,,緊挨丹江口水庫的鄧州市為緩解旱情,,申請南水北調工程放水抗旱遭到拒絕一事就曾引發(fā)輿論高度關注,其中所暴露出的管理體制弊端和官僚主義陋習,,更是備受國人撻伐,。 目前,南水北調水渠正在緊急向平頂山調用飲用水,。毫無疑問,,這將一定程度上緩解當地之渴,卻無法真正解決產生這一切的深層病灶,。換言之,,如果不能以此為契機挖出貪腐蛀蟲、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并且從根本上理順相關應急調水機制,,那么即便河南人民暫時有水喝了,,但北方其他旱區(qū)呢?而這些,,顯然不是抵制“冰桶挑戰(zhàn)”就可以迎刃而解的吧,。 |
相關閱讀:
- [ 08-25]冰桶挑戰(zhàn)為什么在中國走了樣
- [ 08-23]“冰桶挑戰(zhàn)”切莫偏離慈善“主線”
- [ 08-22]中國也應擁有自己的“冰桶挑戰(zhàn)”
- [ 08-22]冰桶挑戰(zhàn),別讓慈善成名人秀
- [ 08-22]中國也應擁有自己的“冰桶挑戰(zhàn)”
- [ 08-22]“冰桶挑戰(zhàn)”:一場娛樂化的愛心接力
- [ 08-22]用互聯(lián)網思維做慈善
- [ 08-21]“冰桶挑戰(zhàn)”:當心公益背后的網絡媚俗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