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奧會期間,,對日本代表團傳遞東道主一視同仁的善意與友好,不僅不會留下“南京人沒血性”的印象,,反而會提升南京的寬容形象,,讓世界看到這座城市“以直報怨”的胸懷?!?/p> 南京青奧會即將開幕,,這座已做好充分準備的城市正張開雙臂,歡迎四海賓朋,。不過有媒體報道稱,,由于中日關系正處于低點,日本代表團團長藤原庸介提醒日本運動員,,在8月16日至28日的賽事期間,,外出時不要穿日本隊隊服,以免受到襲擊,。藤原表示,,“我們希望他們知道,外面或許不是完全安全的,?!?/p> 中日關系當前確實不太和諧,但日本代表團團長的這種擔心,,顯然有些過敏和多慮,,未免太過臆想了。這種臆想,,與中國人的待客之道相去太遠,。何況,雖然南京當年深受日本侵華之害,,大屠殺的歷史記憶和傷痛無法抹去,,但作為一場世界級體育盛會的東道主,熱情的南京人斷不至于用不友好的態(tài)度對待邀請來的客人,。 南京現(xiàn)在到處洋溢著打開家門歡迎四方客人的氛圍,,日本代表團不必靠想象制造出不友好的氛圍。日本代表團表達出的擔憂,,恐怕更多是由于當前日本執(zhí)政當局的種種挑釁舉動——從否認歷史到重整軍備——毒化了中日關系的氛圍,,以致一些日本人面對中國、面對南京時,,有些心虛了,。 不過,雖然不必太過理會這種臆想,,但不妨礙我們把“反面臆想”當做一種提醒——以何種態(tài)度對待來南京做客的日本代表團成員,,考驗著南京市民的理性。 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許多中國人對日本右翼勢力否認侵華日軍大屠殺等挑釁行為,,極為反感和憤怒,以致出現(xiàn)了一些情緒性表達,。但凡情緒性表達,,比如互聯(lián)網上不時博眼球的某些商店門口打出“日本人禁止入內”的提示,讓一些人感覺“快意”的同時,,也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擴大化嫌疑,。因為,日本人對待歷史,、對待中日關系,,立場并非鐵板一塊,主張正視歷史,、對華友好的也大有人在,,籠統(tǒng)地把“日本人”符號化,不僅不合實際,,也不合爭取人心的大局,。 事實上,,以前與一些外國留學生聊這個話題,一個叫李昇煥的韓國留學生就說,,雖然他也不喜歡不能正視歷史的日本人,,但在大街上看到這類牌子時,并沒有產生“同仇敵愾”的快感,,而是覺得擔憂,。 有鑒于此,我們希望,,起碼在青奧會期間,,南京商鋪不要在公共場合懸掛這類會傷害客人情感、刺激情緒的標牌,;同時呼吁大家,,來的都是客,南京要做好客的東道主,,展示南京和中國的胸懷,,展示寬容的大城和大國形象。 歷史是歷史,,體育是體育,。也許對那段被侵略史充滿憤慨的人會說:日本這是咎由自取,就是想通過不友好的方式,,報復那些不道歉,、不認錯、不尊重歷史的日本人,,就是想讓日本人看到我們的態(tài)度,。可是,,我們不要忘了,,青奧會這樣的國際性盛會,并不是兩個國家的事,,也不是報歷史恩仇的機會,。恰恰相反,我們應借助體育盛會的平臺,,讓年輕人在同一個舞臺上交流,,消除誤解,增進溝通,。 更何況,,南京人是東道主,日本的青年是我們邀請過來的客人,東道主要對客人盡地主之誼,,要讓各方面充分尊重客人,,讓每個國家的朋友了解并愛上南京和中國。青奧會是一個向世界傳遞中國善意的窗口,,而不是表達仇恨的機會,。這樣的國際性比賽,也是國家間交往的一個平臺,,應該通過這樣的平臺提升國家關系,而不是撕裂情感,。南京市民應該會有這種東道主精神,,畢竟,如果讓我們邀請來的客人在街頭感覺到不友好的氣息,,尷尬的其實也是東道主,。 如果著眼外交大局,不僅青奧會期間,,也不僅是南京,,我們還應有更深遠的考慮。前段時間,,與日本媒體朋友交流時,,它們也憂心于近年來日本右翼的強勢崛起。這是中國必須考慮到的背景之一,。消除不分青紅皂白的情緒化符號,,也能避免在道義上給時時準備找茬的日本右翼留下話柄。 在青奧會期間,,對日本代表團傳遞東道主一視同仁的善意與友好,,不僅不會留下“南京人沒血性”的印象,反而更會提升南京的寬容形象,,讓世界為南京豎大拇指,,讓世界看到這座城市“以直報怨”的胸懷。重大國際性活動期間,,每座城市都應該有這種自覺,。 |
相關閱讀:
- [ 08-14]“不要穿隊服”是給青奧會布下的考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