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警方刑拘多時的網絡紅人郭美美招了,,警方近日披露案情后,郭美美馬上成為近日最熱門話題。一些門戶網站還隆重推出了“郭美美事件”專題。相形之下,,398人遇難的云南昭通6.5級地震、造成75人死亡的昆山工廠爆炸事故被沖淡了關注力度,。 一個90后女孩的“花邊新聞”為人熱議,,吸引了更大關注,表面上只是一種八卦趣味,,反映了某種輿論傳播特性,,實際上卻可以看到社會長久存在的輿論心態(tài),。娛樂事件更易受追捧,“圍觀”幾成固定姿態(tài),,這是充斥于網絡上的輿論現象,。追問重大事件真相,從深層次發(fā)問,,又似乎日漸成為欠缺的能力,,以至于八卦新聞可以輕易沖淡重要議題。 郭美美事件是一個持續(xù)數年的熱點,,引發(fā)了社會廣泛的質疑和好奇心,,一旦她的“終極秘密”被揭示,引發(fā)公眾的興趣,,也不無緣由,。2011年她在新浪微博上以一個“中國紅十字會商業(yè)總經理”的實名認證觸發(fā)了社會對中國紅十字會的質疑,此后不斷有她的新聞傳出?,F在真相慢慢浮出水面,,自然有人關心,但看看現在關注,、議論的焦點,,無非是她的私生活、道德,、作風,,跟公共利益有什么關系? 當郭美美事件遇到昭通地震,、昆山工廠爆炸事故,,顯得非常蒼白。關注同胞的苦難,,跟特殊境遇下的同胞感同身受,,為他們展開救援行動,是我們公民的責任?,F在我們的報道有待跟進,,很多問題的反思有待展開,遺憾的是,,像昆山工廠爆炸事故,,隔天就冷卻了一般。就算郭美美能夠被貼上公共事件的標簽,,她又能比工廠,、勞工以及地震中300多死難者更具代表性?現實社會輿論中,人們往往把工廠爆炸,、礦難當個例,,當即日新聞,而關于郭美美人品,、身世,、經歷的討論卻可以經久不息,仿佛她的一聲道歉真能凈化社會風氣一般,。 環(huán)顧世界,,常有傳播學者感慨受眾社會感受能力的鈍化。很多人明明知道地震,、工廠爆炸事故剛剛發(fā)生,,但公眾似乎被一種“看客心理”支配著,專心致志于尋找世界的娛樂元素,,懶得進入嚴肅思考,。不能只怪公眾麻木、冷漠,、社會責任感缺失,,嚴肅趣味的喪失,其實也是社會馴化的結果,。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們的權力運行是封閉的,社會事件也猶如暗礁,,普通人缺失話語權,。人們除了站在遠處窺探、揣測和傳謠信謠,,沒有認真思考的習慣,,所謂社會責任感也無從談起。 性交易對郭美美來說是事實,,但方式,、過程與價格等涉及隱私,適不適合進行細節(jié)描述,,需要有關部門仔細斟酌,。郭美美把自己炒作成了一個公眾人物,這是警方公開其違法事實的理由,。但在被警方刑拘的那一刻,,郭美美在多大程度上仍是所謂“公眾人物”,,就很成問題,,尊重其隱私權就成為警方介紹案情的約束條件。遺憾的是,警方在這方面似乎做得并不到位,。 當國家需要合格公民的時候,,我們會懂得公民品格的可貴。昭通地震呼喚公民責任,,昆山爆炸事故需要人們加入反思的行列,,而在郭美美花邊新聞沖擊波下,公眾必須作出作為公民身份的選擇,。一切良好的公民品格,,是國家長期培養(yǎng)的結果。 ? |
相關閱讀:
- [ 08-05]郭美美事件,,還忘記了什么
- [ 08-04]郭美美懺悔,,輿論推手們亦應羞愧
- [ 08-04]郭美美以無恥開啟的癲狂,必將有可恥的末日
- [ 08-04]郭美美式“壞名聲”不應再有市場
- [ 08-04]郭美美外衣下的病態(tài)價值觀
- [ 08-04]郭美美是多種社會問題“代言人”
- [ 07-30]郭美美頭上有兩重迷霧
- [ 07-29]揭開郭美美背后謎團,,快了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