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尼克松政府時期的財政部長約翰·康納利,四十多年前曾面對怒氣沖沖的西方同僚說過一句名言:“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麻煩”,。19日,,在美聯(lián)儲宣布從明年1月起量化寬松(QE)月度額縮減100億美元后,世界各國再次清晰感受到被美元纏繞所產生的無盡煩惱,。(相關報道見B6版) 自2007年底發(fā)生次貸危機、2008年發(fā)生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已多次啟動量化寬松政策,,這使全球貨幣供應像開閘了的水庫,美元洪水泛濫之處,,世界各國苦不堪言,。乃至當2009年美國第一次啟動量化寬松措施時,時任巴西財政部長吉多·曼特加曾指責這是美國發(fā)動的一場“貨幣戰(zhàn)爭”,。 量化寬松政策為美國經濟注入了流動性,,緩解了金融危機,四年過去了,,在不停增發(fā)貨幣的刺激下,,美國經濟的下滑勢頭得到了遏制,就業(yè)率止跌回穩(wěn)甚至有所上升,,實體經濟狀況看起來也有所好轉,。不過,無止境地印鈔票,,并非只是其他國家的麻煩,,其實也是美國不可承受之重。這逼迫美國政府要不停地向外借債,,而且要以國家稅收不下降甚至穩(wěn)定增長為前提,,否則美國遲早會因為還不起債務而面對金融崩潰,除非它選擇賴賬不還。今年10月圍繞政府預算而出現(xiàn)的國會僵局和政府停擺已明確說明,,加稅的空間在美國已達極限,,靠透支來維持高額政府開支的做法已難以為繼。在這種情況下,,適時退出量化寬松,、減少政府債務,為美聯(lián)儲和美國政府所不能不為,。 無論是開閘還是減閘,,美國量化寬松政策都給中國帶來了明顯的負面影響,主要在于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財富縮水,,實體經濟受抑制,。西方金融危機以來,受美元增發(fā)和貶值的影響,,人民幣不斷升值,,從2008年6月6日1美元可兌換人民幣6.9238元,到2013年12月18日,,1美元可兌換人民幣6.1105元,。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外匯儲備持有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變化,,有人計算使中國損失了近三千噸黃金的財富,,這又大都由中國企業(yè)所承擔。人民幣升值還提高了中國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壓低了中國商品的價格競爭優(yōu)勢,,減少了中國企業(yè)的利潤率,增大了就業(yè)壓力,。 二是可能使中國形成永遠無法兌現(xiàn)的債權,。這些年來,美國已習慣了靠借債來過日子,,它給中國等國家“打白條”買進實物,,而給中國等國一大堆債券。這些債券如能按時償還倒也沒有什么,,然而,,負債到一定程度,從此陷在債務泥潭里,,再也償還不起,,卻也不是沒有可能。當前美國政府公開債務是14萬億美元強,,而據(jù)美國經濟學家勞倫斯·克特里考夫計算,,加上所謂“非官方”負債,,美國總債務已高達200萬億美元出頭,比全世界的GDP加起來多了一倍還不止,。這么高的債務,,怎么還呢?10月份美國政府停擺時,,中國曾有過這樣的擔憂,,一度成為中美外交中的一個話題。 三是收縮量化寬松也會給中國資本市場造成震蕩,。在美元加足馬力印刷、資本市場流動性泛濫時,,中國會擔憂大量熱錢進入,,將推高房市、樓市,、股市,,形成惡性通貨膨脹。減少美元供應,,甚至最終退出量化寬松,,中國的擔心又會轉到另一方面:美元流出,錢不夠用,。在上半年時有美聯(lián)儲將退出量化寬松的傳聞,,中國資本市場已發(fā)生過一次“錢荒”,現(xiàn)在,,“狼”真的來了,,中國的房市因之前已通過政策手段抑制投機資本的進入,倒不至于很快有大的起落,,但中國那些一直在為融資難而心煩意亂的中小企業(yè),,卻可能會更深刻體驗到無錢可籌或籌款成本顯著上升的煩惱。另外,,不出意外,,中國的股市也會因流動性減少而有波動。 這些都是壞消息,。好的預計是,,中國早已不是一葉在汪洋大海中的小舟,而已成為一艘航空母艦,,龐大的外匯儲備規(guī)模和經常賬戶的高額盈余,,構成了有效的緩沖,能幫助中國抵御大風大浪,。不獨于此,,由收縮量化寬松為表征的美國經濟復蘇,,以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降低,有助于提升中國企業(yè)競爭力,,促進出口增長,,這是中國維持較高水平經濟增長率的一個保障。 無論利好還是受損,,近年來經濟發(fā)展隨美元的放水或收閘而如坐過山車般起起伏伏,,也給中國提了一個醒,是到了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掙脫美元束縛,,由實體經濟大國躍升為金融大國的時候了。中國對美國貨幣政策的擔驚受怕,,根本原因是中國經濟走向海外的道路還必須通過美元,。在像當年的英國、美國那樣成為世界數(shù)一數(shù)二的實體經濟大國后,,中國向前邁進一個臺階,,在金融上自創(chuàng)一片天地的條件已經具備。 梨夢舟(北京學者) |
相關閱讀:
- [ 12-19]??诔顺鲎饪伤y聯(lián)金融IC卡 逐步推向更多領域
- [ 12-19]福建:金融“活水” 滋潤實體經濟
- [ 12-18]梁振英:香港將繼續(xù)從內地金融改革中獲利
- [ 12-18]金融高管薪酬是居民的90倍折射啥,?
- [ 12-16]著名金融學家巴曙松:福建可從茶產業(yè)試水普惠金融
- [ 12-11]福建:金融活水,為科技型中小企業(yè)“解渴”
- [ 12-10]興業(yè)銀行銀銀平臺“聯(lián)動”農村金融共成長
- [ 12-10]英國如何借金融反腐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