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官豈能“身份不明”
zs-bk.com?2012-04-10 08:54? 易國祥?來源:長江日報 我來說兩句
對山東省一位主要領(lǐng)導的“官員下基層調(diào)研可以充記者”論,媒體熱評主要有兩方面的觀點,。一是官員冒充記者有違相關(guān)法律規(guī)定,;二是官員冒充記者反映官民對話不暢,老百姓對官員信不過,。 而我要說的是,,在當前一切公共事務和社會管理都要公開透明面前,“匿名工作法”的確是下策,。要建設公民社會和法制社會,,“微服私訪”至多是一種了解下情的補充方法。 在我國,,從上到下的機關(guān),,包括社區(qū)和鄉(xiāng)村,公開之風遍吹,,一是事務公開,,二是黨員或工作人員公開,亮身份,、亮職責,,改進作風、提高辦事效能,。在這樣的情形下,,官員冒充記者,要么是官員太不自信,,要么是不相信群眾,,與先前的公開難免自相矛盾。 過去,,我們?nèi)〉酶锩徒ㄔO的成功是依靠群眾,、相信群眾,現(xiàn)在處于社會轉(zhuǎn)型期,,雖然情況復雜,,但戰(zhàn)爭年代對敵斗爭常用的“潛伏”,用到群眾頭上,,我們除了慚愧,,還有不忍。 現(xiàn)在群眾最怕“不明身份”的人,,最煩那些“不愿透露身份的人”說一些不敢擔責的話,。各種身份的人如果隨意“跨界”和“穿越”,,人們可能無所適從,無益于誠信社會的構(gòu)建,。 官員充記者的建議,,是為了了解到實情,用心不可謂不好,。但現(xiàn)實中,,很多官員穿上馬甲“潛水”,卻是為了減少麻煩,,回避矛盾,,以至于公布一個手機號都當“先進事跡”進行宣傳。 相反的是,,對百姓的“實名”要求越來越多,,火車購票“實名制”,微博注冊實名制,,上網(wǎng)實名制,,這都是為了加強管理,防止有人渾水摸魚,,減少公民不負責任的言行,。如果官員施政可以“不擇手段”,會得眼前之便,,但官員也是人,,沒有“實名制”,有誰能保證他們的言行就一定能自律呢,? 不論是對官員的管理,,還是為百姓服務,為官理政能否“實名制”,,這是社會文明和政治進步的一塊試金石,。在復雜的環(huán)境里,亮身份,,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自覺與自信。要改善施政效率和提高群眾的信任度,,切實轉(zhuǎn)變機關(guān)作風,、提高官員自身素質(zhì)和公開透明的制度建設才是根本之道,,穿件“迷彩服”不能保證內(nèi)在機制的健康運行,。 |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09]持槍犯案官員的槍來自何處
- [ 04-05]官員財產(chǎn)公示“零投訴”的反思
- [ 04-05]官員充記者何必無限解構(gòu)
- [ 03-29]官員撒謊的性質(zhì)比公車野炊更嚴重
- [ 03-29]官員反問“為誰服務”是不打自招
- [ 03-28]官員“雷語”頻出實則是官念“出軌”
- [ 03-28]貴州官員接受采訪反問記者為人民還是為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