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歷史文人成娛樂犧牲品
www.fjnet.cn?2012-03-26 14:05? 曾 金?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今年恰逢詩圣杜甫誕辰1300周年,。近日,杜甫突然在網(wǎng)絡爆紅,關(guān)于他的涂鴉圖片在微博上瘋轉(zhuǎn),,儼然成了微博紅人,。杜甫時而手扛機槍,,時而揮刀切瓜,,被一些網(wǎng)友戲稱為“杜甫很忙”。(3月25日大洋網(wǎng)) “全民娛樂”時代的土壤之下,,萌芽出了惡搞行為的肆虐生長,。“網(wǎng)絡惡搞”猶如蛀蟲般,,一步步蠶食著意識形態(tài)領(lǐng)域中的傳統(tǒng)形象,。歷史上名噪一時的文化名人,也一次次成為惡搞者筆下的戲謔對象,,最終《唐詩三百首》變成了《唐尸三百首》,,《岳陽樓記》作者成了滕子京,杜甫也變成了“大忙人”...... 惡搞文化名人不僅是一種不尊重,,更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無情的褻瀆,。細數(shù)近年來“被惡搞”的志士仁人,、學術(shù)泰斗,、偉人大師、英雄楷模,,幾乎無一能夠幸免,,不是被戲說、惡搞,,就是被褻瀆,、糟蹋。以歷史名人作娛樂犧牲品,,無疑是一種變相娛樂,,是一種嘩眾取寵的伎倆,最終將高壓文化低俗化,,暗含著的是一種文化危機,。 事實上,盡管惡搞杜甫最終引起了高關(guān)注度,,但以杜甫形象做犧牲的惡搞自然也影響著現(xiàn)代人對杜甫的印象,。與之前還原真實雷鋒不同,惡搞名人并非還原名人,,更像一種詆毀 “惡搞藝術(shù)”之下,,岳飛不再是民族英雄,林則徐成了“誤國”的罪人,孔子成了跳梁小丑手中的狗皮膏藥,。崇拜數(shù)百年的歷史名人形象一夕之間瞬時崩塌,,“杜甫很忙”忙的都是現(xiàn)代浮躁時代下的各種瑣事,對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實叛逆心理,,在網(wǎng)絡時代尤其顯得格外刺眼,。 惡搞文化名人之風不可長。無意冠以惡搞者“侮辱歷史文化”亦或“文化罪人”的身份,,唯求傳統(tǒng)文化在現(xiàn)實社會的正當傳播與延續(xù),,而非成為惡搞文化之下的犧牲品。娛樂大時代,,應分清娛樂與文化的界限,,保護歷史沉淀下的深厚文化。 |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26]涂鴉客緣何為難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