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甲骨文達人”看破格錄取的完善
zs-bk.com?2011-11-07 08:43? 楊紅兵?來源:武漢晚報 我來說兩句
因在高考時寫了一篇古文字作文,四川考生黃蛉被稱為“甲骨文達人”,。他隨后在兩年內(nèi)實現(xiàn)了三本到一本的“兩級跳”,,從川大錦城學院轉入川大本部學習。但是,,川大專門安排來給他“開小灶”的返聘教授何崝卻認為這名學生缺乏做學問的定性,,“有些浮夸”,而且也沒有表現(xiàn)出真正的文字學功底和天分,。于是拒絕繼續(xù)指導黃蛉,。(11月6日《成都晚報》) 黃蛉的遭遇之所以被網(wǎng)友再度熱議,一方面是關注導師的辭職是否意味著他的求學之路終結,;另一方面又疑惑“古文字達人”是否為名副其實的偏才,、怪才,到底有沒有貨真價實的學術能力和古文字研究的發(fā)展?jié)摿??導師稱其浮夸是否屬實,? 通常來說,導師很少會因為學生學風浮夸而主動辭職,,而年逾花甲的導師辭職更是罕見,。如果不是對學生行為的忍無可忍,導師是不可能做出辭職的決定,。換而言之,,我覺得此舉恐非一時沖動魯莽,而是經(jīng)過日常觀察,、多次研判,、深思熟慮后做出的決定。不過,也不能排除黃蛉與花甲老人之間的個性風格,、價值觀,、人生觀存在差異,川大將如何安排黃蛉,,還尚不可知,。 雖說“古文字達人”稱謂主觀性強,評判標尺難以量化,,但有兩個點是最基本的,,一是古文字愛好不等于古文字特長,能用古文字寫作不等于具備破格招錄條件,;二是古文字造詣不僅在于能認,、能寫古文字,還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功底和豐厚的語言學養(yǎng),,譬如字詞音義,、時間地點、人物事跡,、典故來源,、時代背景都是其研究范疇。黃蛉事件時隔兩年再掀波瀾,,是否是破格錄取考慮不周的后遺癥? 當然,,我們不必因為“古文字達人”破格錄取后暴露出的種種問題,,就急著否定高考選拔偏才、怪才,、奇才的做法,。同時也不能因為破格錄取存在誤差,就否定人文學科特長生破格錄取的必要性,。要知道每一項制度的探索總需要試錯,,特別是主觀判斷較強的人文學科特招風險系數(shù)更大。要想不錯過奇才,、偏才,、怪才,就要有允許破格錄取失敗的雅量,;還要警惕讓輿論牽著鼻子走,,盡快讓破格錄取科學化、制度化,。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08]八旬老人“被錄取”,,別只當笑話看
- [ 08-22]公務員錄取,怎么頻頻卡在“專業(yè)”上
- [ 08-04]迎新別老在錄取通知書上下工夫
- [ 08-01]錄取通知書夾游戲盤誤傷了誰
- [ 07-29]正視破格錄取被質疑背后的社會焦慮
- [ 07-29]破格錄取不是“閉門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