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包袱”只是過氣議題
zs-bk.com?2011-11-03 08:53? 蔣璟璟?來源:華西都市報 我來說兩句
民間公益組織衡平機構發(fā)布了國內首個《殘疾人乘機狀況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全國24家航空公司普遍以未提前告知,、未提供相關醫(yī)療證明等拒載殘疾人,。過半航空公司還稱,,如果殘疾人引起其他乘客不適或反感時,,可拒載殘疾人,。(11月2日《京華時報》) 殘疾人的生存狀態(tài),,很多時候折射著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人類不會拋棄自己的同胞,,不管他健康以否,不管他與常人是否有異,。且,,所謂“人性關懷”永遠不只是空虛的口號,而更是可感可見的日常行動,。就此而言,,“過半航空公司拒載殘疾人”,實在令人沉重,。這無疑意味著,,此間的商業(yè)倫理,仍舊顯得稍許野蠻,、功利和冷漠,。 在一個空前發(fā)達的商業(yè)時代,強調服務的大背景里,,半數航空公司竟以各種理由,,拒載殘疾人。由此,,某些服務提供商的虛偽,,在表里與內質的裂痕里,瞬間一覽無余,。當種種廣告牌,、宣傳單,、形象片,以轟炸式的姿態(tài),,傳播著微笑,、周到、溫暖的表情,。人們一度恍惚相信,,營商牟利者,都溫情脈脈,、情意綿綿起來,。但一旦了解到,對尋常人的拉攏,,居然伴隨著對殘疾人的排斥……熱情的背面,,是無比的淡漠。那種兩面的服務觀,,又怎不令人心寒,。 遺憾的是,立法層面的善意,,被市場經營主體以各色借口無視,。于是,盡管《殘疾人航空運輸辦法(試行)》,,“并不要求所有殘疾人乘機都需提前告知”,、規(guī)定“除特定類型外,殘疾人乘機均不需要提供醫(yī)療證明”,。但,,法條難耐現實。部分公司的表現,,堪稱糟糕:公然置法律于不顧,,歪曲乘客意愿——試問,身體健全的乘客,,真會對殘疾乘客心生厭惡嗎,? 事實上,“乘客可能排斥殘疾人”,,并沒有相應證據支持,。那么,將之理解為經營者的謊言,,或許也無不可,。航空公司,出于自身利益考量,,竟“代乘客發(fā)聲”,。這之后,,乘客倒成了最不厚道的群體,而經營者儼然在順應民意,。此事上,,經營者對服務對象的冒犯是雙重的,不僅傷害了殘疾人的法定權利,,且無形間暗示了“健康乘客”的無德,。然而,迄今為止,,公眾分明未見乘客集體抵觸殘疾人的實際案例,。 有靈魂的商業(yè)服務,首要前提是,,對于一切消費者報以無差別的尊重,。以此觀之,國內某些公司,,尚且有很長的路要走?,F代人性文明的普及過程,一方面是同胞感強化的過程,,另一方面便是“共濟互助”精神備受信仰的過程,。在上述語境下,“殘疾人包袱”理當成為過時的議題,,“拒載殘疾人”更不應是過半航空公司的選擇,。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3]拒殘疾人登機:只有借口,,沒有理由
- [ 10-26]殘疾人“指揮交通”讓城市蒙羞
- [ 09-20]實施殘疾人安居工程,,形象工程當如此
- [ 05-18]殘疾人不應被就業(yè)市場拋棄
- [ 05-20]殘疾人能否優(yōu)惠乘車政府別裝糊涂
- [ 10-19]跟殘疾人搶車位不是小事
- [ 07-20]關愛殘疾人應當成為社會通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