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悅悅事件反思傳媒的責任
www.fjnet.cn?2011-10-21 08:45? 鄧聿文?來源:新快報 我來說兩句
事情是否真是這樣,?從《中國青年報》9月對南通公交司機殷紅彬案的調(diào)查來看,遠非像一些媒體報道的老人訛錢那么簡單,。退一步說,,即使老人摔倒后把責任推到救助者身上,,也要考慮老年人的特點,正如殷紅彬說,,“人家又不是30多歲腦筋很靈活的人,,都80多歲的老人了,本來就和小孩差不多,頭被撞暈了,,頭腦不清楚也是有的,我還能說什么,?”換言之,,即使不排除個別老人摔倒后他或其子女想訛人的事實,但其他一些老人之所以把賬“賴”在救助者身上,,實非有意為之,,而是多種因素促成。 再退一步,,即使現(xiàn)在報道過的老人摔倒后主觀上全部想訛人,,但加起來怕也不會超過10起,中國有幾億老人,,每天又有多少老人摔倒后被陌生人扶起,?所以,這樣的事情我們只能把它作為個案處理,,是小概率事件或是特例,。從概率學上講,甚至可以小到忽略不計,。但經(jīng)過某些媒體,、評論和微博、論壇的渲染,,好像全中國的老人摔倒了都要訛人一樣,,這顯然有悖社會常理和事實,是一種判斷誤區(qū),。 我當然不是有意要批評我們的媒體,、時評人和博主,我也是做媒體的,,也寫評論,。社會道德的退化和社會信任的斷裂,責任當然不應(yīng)由他們來擔,,而且也擔不起,,這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有著復雜的成因,。社會上還有很多老人摔倒后并不訛救助者,,更有像小悅悅事件中的拾荒的陳老太一樣的平凡人去扶危濟困,。所以,不能從幾個極端的個案中就以為社會一片黑暗,,多數(shù)人都壞了良心,。這樣的判斷不過是在為自己的自私尋找借口。 (作者系中央黨?!秾W習時報》副編審) |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guān)新聞
- [ 10-21]小悅悅式的悲劇如何才能不重演
- [ 10-20]反思小悅悅事件,,道德喚起之后是公民培育
- [ 10-19]小悅悅的事,,驚動不了佛山市長,?
- [ 10-19]質(zhì)疑“拾荒老太救小悅悅”不應(yīng)成為條件反射
- [ 10-18]小悅悅事件,,你我都不是無辜者
- [ 10-18]警惕小悅悅悲劇背后的“平庸的惡”
相關(guān)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