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善的托舉力在我們自己身上
www.fjnet.cn?2011-10-20 08:52? 詹勇?來源:京華時報 我來說兩句
托舉向善的力量,,其實就在我們自己身上,,就在我們自然而然的愛心行動中。 幾天過去了,,小悅悅事件引起的心靈震蕩和社會討論仍在持續(xù)。人們對18個絕塵而去的背影耿耿于懷,,關(guān)注著重傷不醒的小悅悅的命運,,思考著療治道德炎癥的良方。為此,,我們需要回到那令人無比揪心的一刻,,因為那段時間里有絕望,更有希望,;有黑暗,,更有光明,;有問題,更有答案,。 那一天,,在繁華的佛山廣佛五金城,兩輛車先后碾過悅悅幼小的身體,。此后幾分鐘里,,18個路人先后飄過,直到第19個人打破沉默,,以18:1的慘痛比例,,撥動了一度停擺的道德指針,這位58歲的阿姨身高僅一米四多,,體重不到40公斤,,身患腰病,卻“肩住了黑暗閘門”,,以她的善行給社會帶來溫暖,。 現(xiàn)在,我們都知道,,她叫陳賢妹,。因為這次挺身而出,原本在城市角落里極不起眼的她,,一下子成為鮮花與掌聲輝映下的平民英雄,。翻檢連日來對她的報道,這樣的問題被重復了很多遍:“您當時是怎么想的,?”陳賢妹給出的答案也很類似:“總要有人去幫助,。” 媒體異口同聲這樣問,,不只是所見略同,。同一個問題包含著復雜的語境:你為什么沒像前面那18個人一樣走過?你難道沒聽到周圍店鋪老板“不要理那么多啦”的勸說,?你不知道社會上有做好事反被訛詐的事情,?你這么做是不是為了出名、為了貪財,? 陳賢妹的回答,,把名利算計、道德風險,、從眾心理等統(tǒng)統(tǒng)歸零?;蛘呶銓幷f,,她是在另一個毫無糾結(jié),、極為簡單的邏輯下出手相救。 上善若水,,大道至簡,。道德關(guān)乎價值判斷,但更在于現(xiàn)實行動,。連自己名字都寫不好的陳賢妹,可能不知道孟子所言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不理解康德提出的“心中的道德律”,,但她以普通人的良知,以關(guān)鍵時刻的俯身一扶,,詮釋了這些微言大義,,把善行的標準拉回到“是個人就會去做”的底線。 一位網(wǎng)友曾追問:我們是否真正愿意追隨道德信念,,為社會道德的改變和提升盡綿薄卻尊貴的力量,?他的問題在越來越多的普通人身上有了答案。從“最美媽媽”到“最美奶奶”,,從重慶交警的“救命一接”到佛山老太的“救命一扶”,連同我們身邊每天都在閃現(xiàn)的“平凡的良心”,,無不傳遞著相同的溫暖,,也帶來相同的啟示:托舉向善的力量,其實就在我們自己身上,,就在我們自然而然的愛心行動中。 |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19]小悅悅的事,驚動不了佛山市長,?
- [ 10-19]質(zhì)疑“拾荒老太救小悅悅”不應成為條件反射
- [ 10-18]小悅悅事件,你我都不是無辜者
- [ 10-18]警惕小悅悅悲劇背后的“平庸的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