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河南登封一男子王治家將妻子打成重傷后逃匿,隨后被警方網(wǎng)上追逃。28日上午,,登封警方在安徽亳州市利辛縣將王治家成功抓獲,。讓民警吃驚的是,王治家竟穿著警服,,在利辛縣看守所干起了管理犯罪分子的工作,。當?shù)鼐奖硎荆踔渭也⒎抢量h公安局正式警察,,其真實身份是協(xié)警,,是2008年利辛警方通過正規(guī)途徑,,招入公安部門的,。(9月29日《大河報》)
王治家不是正式警察而是協(xié)警,,而協(xié)警就是通常意義上的“臨時工”。在當下的語境中,,“臨時工”又是一個被濫用的概念,。于是,網(wǎng)上照例又是一片嘩然。
不過我以為,,從報道來看,,利辛縣倒也不是故意要把責任推到“臨時工”頭上——王治家的確是一名“臨時工”性質(zhì)的協(xié)警,。問題焦點在于,,王治家何以能夠?qū)⑻臃干矸荨捌住保⒛艹晒M入獄警隊伍中來,?這其中暴露出的問題發(fā)人深思:
第一,據(jù)悉,,王治家是使用了他哥哥的名字,,而且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碼完全一樣,。兄弟兩人使用同一姓名身份,生活長達10年之久,,兩地如何一直未能發(fā)現(xiàn)?
第二,,王治家使用哥哥的身份信息,,竟被利辛警方招入公安部門,并干起了獄警工作,,這實在滑稽,。我們知道,,警方招錄警員時候不僅要經(jīng)過嚴格的考試,還要經(jīng)過嚴格審核,??墒牵袖泤f(xié)警為什么就不那么嚴格呢,?
第三,,作為臨時關押嫌疑犯的地方,,看守所算得上是一個“重地”,。按理說,,充當獄警的工作人員理應有較高業(yè)務素質(zhì),,而不應該使用那些來歷不明的協(xié)警。試想,,王治家因家庭瑣事可以將妻子打成重傷,,難道就不能在看守所傷害在押犯人?
“臨時工”絕對不是“垃圾筐”,,可問題是當人們都把罪過推進“筐”里的時候,,再干凈的“筐”也就成為了“垃圾筐”——“臨時工”從來就沒有原罪,,更不是看點。
- 2011-09-26大義滅親,逃犯可否從輕處罰
- 2011-09-16懸賞通緝逃犯獎金何必懸殊
- 2011-09-15抓捕越獄逃犯須善用媒體
- 2011-08-15“鄰家大哥”一“親”,,逃犯就“回家”?
- 2010-06-03權(quán)力倫理迷失,,你我都有可能成為“逃犯”
- 2010-06-02“設計逃犯”讓人不寒而栗
- 2010-05-04讓逃犯先結(jié)婚不僅值得贊揚,更應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