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洋旁觀了數(shù)日之后,網上被稱為“蟹媽”的梅曉陽和她的丈夫“蟹爸”楊海鵬,通過微博和他們記述的“案情實錄”在我眼里的輪廓越來越清晰,,清晰得仿佛我已經認識了他們,驚嘆他們被突然改變的生活居然在GOOGLE上有超過1,,280,,000條搜索結果,,吸引14萬粉絲,,幾天之內居然感染無數(shù)微博網友為其換掉頭像,,宛若一個網絡傳奇,。
與之相對的是案情的稀松平常,。據(jù)微博播報,,“蟹媽”涉嫌受賄金額僅12萬余元,其僅是上海園林設計系統(tǒng)的一名中層職員,,此案成為公共話題道理何在?庭審現(xiàn)場偏僻,,庭外卻聚集著駕私家車趕來的旁聽者,還有數(shù)十位遠道而來的外地網友圍在門外高喊“加油”,。
被告人拒絕認罪,,控辯雙方對指控事實存有嚴重爭議,,法官拒絕辯方六位證人出庭,盡管細節(jié)有待澄清,,糾結卻日漸凸顯,人們對程序正義的關注遠遠超過了對12萬元的關注,。正因為錢不多不少,,事不大不小,“蟹媽案”才具有了代表同一類人群遭遇的符號價值,,人們把對自己命運的關切投射到他們身上。
以“蟹媽”和“蟹爸”為代表的中產階層,,曾經認為自己完全自立,,頗有尊嚴,。他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狀況,,是因為而且僅僅因為自己的智商、才華和一點點機遇,。但當沖擊到來時,,他們會馬上發(fā)現(xiàn)自己的脆弱,。
他們是熱愛秩序的,,甚至不惜為和諧做出妥協(xié),遺憾的是法律的尊嚴并不因此而得到確立,,他們的矜持與外界的赤裸、他們的溫和與外界的決絕之間有太大的反差,,居住就只能是寄居。人們之所以變壞,,絕不是由于執(zhí)政者行使權力或被治者習慣于服從,而是由于前者行使了被認為是非法的暴力和后者服從于他們認為是侵奪和壓迫的強權,。
他們是道德保守的,不主動作惡,,因大善可能損小家而不為,,因大惡可能殺靈魂而遠避。但中間分子難免要排排坐,、分果果,。當惡如深淵忽然在面前裂開,,他們心中的善就顯得過于淺薄,。當外界的壓力不斷升級,,他們的自負隨時可能超出實際負荷能力,,原本以為可以依靠的法律,,也未必可供安家。
- 2011-08-05近四成人躋身中產是否只是易碎幻影
- 2011-08-05注水“中產”構不成“橄欖型”社會
- 2011-08-052400萬人繳個稅,何來2.3億中產,?
- 2011-05-06誰“偷”走了中國的中產階層
- 2011-04-19個稅調整 中產階層也傷不起
- 2011-02-11仨月之遙 美國中產和窮人的距離
- 2011-01-19房產稅莫成中產階層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