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于8月上旬上檔的電影《通道轉(zhuǎn)兵》里,,一群地方官員集體“觸電”:湖南通道縣一名副縣長和司法局一名副局長扮演了國民黨將軍,;另一名副縣長楊少波,,則率領(lǐng)商務(wù)局一名副局長,、縣政府辦一秘書“投入”紅色陣營,,分別飾演任弼時,、項英和紅軍軍械科長,。(7月28日《濟南日報》)
湖南通道縣作為國家級貧困縣,,投入巨資250萬元拍電影,,如果作為一部建黨90周年的獻禮片去拍攝,,同時也能為推介當(dāng)?shù)氐穆糜钨Y源起到作用,想必也不至于引來輿論的“口誅筆伐”,。輿論的熱議焦點在于,,在電影《通道轉(zhuǎn)兵》中,當(dāng)?shù)卣賳T紛紛扮演劇中角色,,官員集體“觸電”給予公眾的感覺,,就不僅僅是在演一部電影,更多的會讓人聯(lián)想到官員腐敗,、公權(quán)私用,、濫用公款等負面因素,從這一點來看,,媒體報道剛出爐,,批評聲和質(zhì)疑聲不絕于耳,也就不難理解了,。
湖南通道縣官員集體“觸電”其實并非首例,,今年4月份,重慶市忠縣開拍的電視劇《半城山水滿城橘》,,忠縣縣委書記,、縣長在劇中分別扮演“自己”,這一號稱“本色出演”的新聞也一度引發(fā)民眾熱議,。依我看,,官員充當(dāng)演員并不可怕,,怕的就是官員在劇情中扮演的角色與本人形象不符,比如拍攝紅色電影,,官員扮演的是人民公仆或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如果官員在現(xiàn)實中卻貪污腐敗,這才是民眾最擔(dān)心的,。一旦排除這個因素,,官員扮演員也有積極的一面,,那就是讓官員在劇情中體驗正面人物的革命精神,,進而回到現(xiàn)實中也能將其發(fā)揚,成為工作上的動力,。再者,,如同通道縣官員所說,邀請演員是一筆不菲的開銷,,如果官員能勝任演員的角色,,將節(jié)省一大筆演員費用,如果情況屬實,,無論如何也沒有什么壞處,。
官員集體“觸電”在遭遇質(zhì)疑的同時,也引發(fā)了筆者的幾點猜想,。首先,,官員不是專業(yè)演員,而電影最直接的目的是用來觀看的,,扮演任弼時,、項英和紅軍軍械科長等重要人物,官員能否扮演得到位,?畢竟任弼時,、項英等人物的光輝形象不容褻瀆,否則影片的效果只能適得其反,,還將受到輿論更猛烈的抨擊,。其次,演員講究的是感同身受,,全身心投入劇情才能演出成功,,官員扮演角色時能否捫心自問:本人是否無愧于扮演劇中人物形象?本人是否無愧于自己的職位,?倘若這些問題回答不了,,那么當(dāng)演員也只能是濫竽充數(shù)。再者,,在人生的舞臺上,,人人都是演員,,都需要演好自己的角色,官員的本職角色無非是心系百姓,、執(zhí)政為民,,只有官員能盡職盡責(zé)做到這些,才稱得上最稱職的“演員”,。
- 2011-07-29“定制電影”的出路
- 2011-07-28“定制電影”看上去真像一顆怪味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