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經歷無數次反復之后,,如今再談房價是漲還是落,已經變得毫無意義,。民眾心里其實想的是,,什么時候調控松手,,那么就是房價反彈的時候。而光看漲,、不看跌的畸形預期會帶來什么結果,,眾所周知。但就是擺脫不了這個怨念,。
這是為什么呢,?說到底,大家都看得到,,是政府在有意無意地給房地產行業(yè)保駕護航,,調控每每形左實右,板子高高舉起,,輕輕放下,。而我們之所以不敢看空房地產市場,并不是缺少起碼的經濟常識,,只是從心里畏懼那只無所不能的“看得見的手”罷了,。
近來,行政部門所謂“嚴厲打擊”或“嚴肅處理”的底牌再次泄露,。國家發(fā)改委6月24日發(fā)布通知稱:“保利,、廣州君華、成都悅城等12家房地產公司因違反商品房明碼標價規(guī)定被處罰,,合計將被處以363.5萬元的罰款,。”必須看到,,此次處罰堪稱“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的典范,,因為根據有關規(guī)定,,“對于在售房源未明碼標價的,按照未售房源套數每套處以法定最高額度5000元的罰款,;對于已售房源標價不符合規(guī)定等的,,按照已售房源套數每套處以3000元的罰款?!钡?,經由國家發(fā)改委這個大衙門發(fā)布的罰款通知,戶均30萬元而已,,又能對財雄勢大的房地產商產生什么作用呢,?
如果這種隔靴搔癢都談不上的處罰是新一輪調控的主要手段,再配合保障房等“給出路”的曖昧做法,,那么,,可想而知,,只要給房地產市場一個放松調控的示意,則我們還要看到一輪價格暴漲的鬧劇,。好比觀眾看戲,,雖心知是周瑜打黃蓋,但周瑜嗷嗷后一輪作態(tài)暴打,,那邊廂黃蓋同志卻仍毫發(fā)無損,、談笑風生,這樣下去,,別說留住滿心失望的群眾繼續(xù)看戲,,就連湊巧圍觀的都會覺得無趣,政令言必稱見成效的房產調控怎么會不淪為空談呢,?
筆者以為,,必須對房地產市場加大調控力度,讓幾家有影響的企業(yè)退出市場,。
一是受調控的市場沒有退出者,,則調控的嚴肅性和效力無從體現(xiàn)。現(xiàn)實中,,2009和2010年之后,,國內開發(fā)商資金明顯趨緊,但仍敢于通過信托等影子銀行體系,,或通過非法集資通道,,在海內外公開或半公開地以20%甚至50%以上的利率融資。沒有什么正常生意可以支持如此之高的融資成本,,這是明顯的玩火,。支持其玩火行為的,是不會產生自焚后果的自信,。這種“不怕死”的根源,恰在于本輪調控啟動以來,,尚無一個有影響的開發(fā)商真正退出市場,。
二是若干家開發(fā)商破產的結果,才能夠讓市場正常的要素配置作用復位,。我們常常念叨“房地產綁架中國經濟”,其實,,不是綁架,,而是這個行業(yè)過度吸附了本不屬于它的要素。過多的資金被投入圈地和蓋樓,,過多的土地用來開發(fā),,過多的能源被用來制造建材,過多的人力投身中介等崗位逐利……從國家到地方的經濟增長,、財政收支,,日益與房地產業(yè)景氣度關聯(lián),乃至須臾不可分割,。而只有讓幾家大的房地產商退出市場,才能夠給被過度吸附的資源要素松綁,,讓資金,、土地和人力等要素回流實體經濟,去支持制造業(yè)轉型,,支持服務業(yè)升級。
三是有幾家房地產商破產,,也能幫助政府破除“房地產不能倒”的心結,。本輪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們最重要的經驗就是,沒有哪個機構是“大到不能倒”的——百年雷曼可以倒,,美林可以賣掉,,克萊斯勒和通用必要時都可以國有化。如果我們的地方政府端正心態(tài),,放手讓本地幾家房地產商破產,,則可以證明,本地確有結構調整的膽略,。而如果一切平穩(wěn),,沒有發(fā)生假想的社會動蕩,則更可為政府“隱性擔?!苯馓?,讓玩火者自行承擔后果,房地產市場也不再會曲解調控意圖,。
一言以蔽之,,有影響的房地產開發(fā)商不倒下幾家,那么調控大業(yè)將注定無解,。持此“矯枉必須過正”觀點的不只我一個,。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恒隆地產有限公司主席陳啟宗在6月23日表示,,中國大陸應讓兩或三家地產開發(fā)商破產,。因為,“樓市能否成功降溫,取決于中國政府是否有解決這一潛在問題的政治意愿”,。誠哉斯言,!
- 2011-06-20最貴樓盤吃罰單考驗房產調控
- 2011-05-18“權房交易”之下,,樓市調控成效堪憂
- 2011-05-13上調首套房貸首付比例違背調控精神
- 2011-05-11調控房價,,謹防“假摔”!
- 2011-05-06樓市調控不該針對首套房
- 2011-04-29“太原規(guī)劃局窩案”是調控困局樣本
- 2011-04-28行政調控菜價是南轅北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