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wǎng)
>
西岸時評> 最新原創(chuàng)
> 正文
城市管理應走出“亡羊補牢”怪圈
www.fjnet.cn?2011-06-15 16:58? 張遇哲?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長江中下游最近一段時間暴雨成災,,可安徽宿州城區(qū)很多居民家中卻鬧起了水荒,。由于城市日需供水量大約為12萬噸,,有效供水能力僅有7萬噸,,45萬居民遭遇用水難。而去年夏天,,當?shù)鼐统霈F(xiàn)過長時間的限時供水,。(6月14日《新安晚報》)
西哲云,人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然而,宿州卻連續(xù)兩年在水荒問題上栽了跟頭,。盡管此次水荒的直接導火索是重型車輛撞倒供水專用線路電線桿,,存在一定的偶然因素,,但城區(qū)高達5萬噸的日供水缺口,使得水荒早已成為一顆隨時可能引爆的“定時炸彈”,。
去年水荒發(fā)生后,,宿州城市供水能力備受輿論質(zhì)疑。當時,,宿州市政府曾專門召開常務會議專題研究水荒問題,,信誓旦旦地提出了加大管網(wǎng)改造力度、加快建設新水廠等三點意見,,并聲稱一年后日供水量可提升至15萬噸,。然而,一年時間過去了,,當用水高峰再次襲來,,我們又一次交出了不合格的成績單。老舊管網(wǎng)改造推進遲緩,,依然跑冒滴漏,;新井施工受阻,供水缺口依舊存在,;甚至,,舊傷未愈再添新疾,又暴露出井眼供電保障能力脆弱的新問題,。
去年水荒疲于應對,,今年水荒依舊狼狽。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供水體系,,竟然如此孱弱不堪一擊,,乃至于一輛冒失的車輛撞倒一根電線桿,就能讓全城45萬人吃不上水,。兩次倒在水荒面前,,是對“亡羊補牢”式城市管理無情的反諷。城市規(guī)模不斷拓展,,人口逐年增多,,包括供水在內(nèi)的配套設施也要相應跟上。而改造管網(wǎng),、建設新井,是長期性系統(tǒng)性工程,,功夫要下在平時,,步子要走在前面。倘若平時束之高閣,,臨時再抱佛腳,,“亡羊——補牢——再亡羊”將是一個永遠走不出的輪回,。
相關(guān)新聞
- 2010-05-11讓暴雨考驗城市基礎設施
- 2010-05-10面對暴雨,,城市應當變“排”為“蓄”
- 2009-04-01廣東秘書長“暴雨罵娘”與“兩個如果”
- 2008-07-17別讓暴雨一次次給我們“教訓”了,!
更多>>視頻現(xiàn)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guān)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