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將近一個月來,,我一直饒有趣味地旁觀著海外媒體對“虎媽”和所謂“中國式”教育的眾說紛紜,。但說句實話,作為一個“中國兒子”和“中國父親”,,我對中西教育模式之爭本身并無十分濃厚的興致,。我個人更有興趣探究的問題在于:蔡美兒究竟觸動了美國人的哪根神經(jīng),以至于他們?yōu)橹绱伺d奮,、躁動和不安,?
我注意到,除了始作俑者《華爾街日報》,,包括《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時代》雜志等幾乎所有的美國主流報章都對“虎媽”現(xiàn)象做了大篇幅的報道和評論,;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等也不甘人后,;蔡美兒和她的書還上了美國國家公共廣播(NPR)和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的新聞和專題節(jié)目鏡頭,;至于那些讀書類的報紙雜志,更是對“虎媽”連篇累牘……最有趣的是,,上周末剛剛落下帷幕的2011年達沃斯論壇上,,個人身份與“世界經(jīng)濟”一點也沾不上邊的蔡美兒竟也受邀前往發(fā)言。期間,,哈佛大學(xué)前校長,、克林頓和奧巴馬兩任美國總統(tǒng)首席經(jīng)濟顧、大名鼎鼎的經(jīng)濟學(xué)家和教育家拉里·薩默斯(Larry Summers)還一本正經(jīng)地與她同臺辯論……
C
表面上看,,“虎媽”蔡美兒觸動的僅僅是一場有關(guān)教育問題的爭論,,但若從更為深層和隱秘的層面觀察,,“虎媽”現(xiàn)象折射出的是一種彌漫在整個美國社會中的焦慮感。
崇尚個人主義,,鼓勵冒險創(chuàng)新,、反對政府管制……這些便是長期以來人們所熟知的美國精神和美國夢。對絕大多數(shù)頭腦并不復(fù)雜的美國民眾來說,,這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道德上善的要求。而隨著美國在過去的20世紀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他們所認同的這種內(nèi)在“善”的價值又同外在的“成功”根深蒂固地聯(lián)系起來,。也就是說,正是美國人追求的“正確的價值觀”,,造就了美國今日的世界第一,。
新世紀頭10年對驕傲的“揚基小子”來說,真可謂流年不利:先是深不見底的反恐戰(zhàn)爭泥淖嚴重消耗并削弱了美國的國家實力,;之后,,肇始于華爾街的全球金融又沉重打擊了美國經(jīng)濟……而同時期中國經(jīng)濟及政治、軍事各方面實力的迅速崛起,,更令他們深切地體會到了此消彼長之間的危機感和緊迫感,。在當下的美國國內(nèi),尤其是精英階層,,一股懷疑和失敗的論調(diào)甚囂塵上,。由此,在我看來,,不論參與爭論的美國人意識到與否,,“中國虎媽”之所謂紅遍美利堅,其精神層面的意義早已遠遠超越兒童教育領(lǐng)域,。蔡美兒的教育方法所象征的,,其實就是近來論述汗牛充棟的所謂“中國模式”。
- 2011-01-30從虎媽看我們對教育的誤解
- 2011-01-27“虎媽”風(fēng)波 教育之爭的烏龍球
- 2011-01-26虎媽教女的“東方”招牌不可信
- 2011-01-26虎媽教子術(shù)為何在美國不受歡迎
- 2011-01-26中國虎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