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注伊春,愿意外不再有,出行前勿忘投保交通意外險,,當(dāng)天航班可保,。3分鐘網(wǎng)上投保?!苯找恍┦忻窠拥狡桨脖kU公司寧波分公司的廣告短信,。網(wǎng)友表示廣告沒有人性,十分憤怒,。保險公司則稱是善意,,“也是向大家提個醒,讓大家坐飛機時,,別忘了買保險”,;但是沒有想到,它會給一些人帶來傷害,。(8月31日《今日早報》)
拿血淋淋的慘禍來給大家“提醒”,,這算是哪門子“善意”呢?難道他們就沒考慮過公眾尤其是空難受害人親屬的感受,?其實明眼人一眼便可看出,,所謂“善意”也好、“提醒”也罷,,統(tǒng)統(tǒng)不過是一個說辭,;商家的目的,無非還是提醒甚至“威脅”大家:坐飛機可別忘了買我們的保險,!
真沒想到,,一場慘痛的空難,竟能給某些商家?guī)韽V告的“靈感”,。難道這真應(yīng)了那句俗話:棺材鋪子盼死人,?如此做法盡管符合“商業(yè)理性”,但由于喪失了最基本的人性關(guān)懷,,難免會遭人唾棄,,甚至?xí)S為一個見利忘義的“缺德”教材。
近年來,,一些商家為了宣傳和經(jīng)濟利益無所不用其極,,庸俗、粗俗創(chuàng)意層出不窮,有的甚至還不惜頻頻試探道德和法律的底線,。商家拿災(zāi)難說事這也并非第一次,。當(dāng)年某電視臺四套節(jié)目在播放俄羅斯人質(zhì)危機的新聞報道時,屏幕下滾動播出這樣的信息:有獎競猜——俄羅斯人質(zhì)危機中一共有多少人喪生,?立即引發(fā)全社會強烈聲討,。如果說那“帶血的有獎競猜”令人顫栗,此次“帶血的廣告”不也令人生出“世風(fēng)日下”的慨嘆嗎,?
然而,,保險公司拿伊春空難做廣告不僅是“商家缺德”這么簡單。該保險公司做廣告是以短信為載體,,說白了,,他們在群發(fā)“垃圾短信”。垃圾短信現(xiàn)已成為一大社會問題,,公眾對其深惡痛絕,,政府部門也屢屢表態(tài)要“嚴加整治”,但由于“種種原因”一直見效甚微,。像保險公司這樣的大公司也明目張膽采用此種“下三濫”的方式做廣告,,可見“垃圾短信”猖獗泛濫到了何種程度!我們在對不良商家違背倫理道德的缺德廣告進行聲討的同時,,是否也該挖一挖“垃圾短信”這一社會問題以及其背后存在的“黑色利益鏈”呢,?
- 2010-08-30空難調(diào)查公開,才經(jīng)得起歷史檢驗
- 2010-08-26伊春空難是不是栽倒在“原則上”
- 2010-08-26哀悼伊春空難同胞 反思民航安全隱患
- 2010-06-29民航的腐敗比空難更令人揪心
- 2009-06-04法空難名單,,陳持平是書記還是副省長夫人
- 2008-04-09空難黑匣子該不該作為“國家機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