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人們也曾擔心大城市養(yǎng)活不了那么多“閑人”,喊出“我們都有兩只手,,不在城里吃閑飯”的口號,鼓勵年輕人去農村“大有作為”,,結果卻是讓城市喪失了發(fā)展所必需的人力血脈,而農村也無法消化這些“知識青年”,。前車之鑒,,不能不引起后人的深思。
誠如一些人所言,,對于在北上廣艱難謀生的人和企業(yè)而言,,一些體制上的缺陷讓他們感到謀生之艱難。但正如許多企業(yè)和個人在解釋“為何難也要留下”時所坦言的,,這種體制性,、結構性的缺陷其實到處都有,而內地,、小城市和農村這些開放程度較差的地方,,體制問題只會比大城市更多、更難解決,。
縱觀當今世界,,城市化是大勢所趨,而城市化的模式則多種多樣,,既有如德國魯爾區(qū)那樣以小城鎮(zhèn)為主,、沒有中心大都市的,也有如法國那樣,,讓巴黎成為超級都市,,以致每5個法國人就有兩個住在大巴黎的,各種模式間本無高下之分,。如果有關方面認為,,發(fā)展小城鎮(zhèn),使人口分布相對均衡,,是中國城市化的理想發(fā)展道路,,希望多一些“逃離”北上廣、開拓小城鎮(zhèn)的年輕人才,,那就應該從體制上,、政策上和環(huán)境上鼓勵更多企業(yè)、學校,、服務機構等吸引年輕人留守的單位先行“逃離”,,讓內地,、小城鎮(zhèn)和農村的機遇和北上廣相比更均衡。
否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即使年輕人暫時“逃離”了,,過不多久,,他們中的很多人還會跑回。當年的“回城潮”,,不就是很好的例子,?
至于對北上廣高額生活成本的擔心,這固然是合理的,,但也無需過度解讀,。事實上,在改革開放之初,,許多大中城市民工潮初涌時,,就曾有進城民工因負擔不起吃、住等費用,,孩子無處讀書,,繼而造成結構性“民工荒”的問題。今天已經(jīng)過時,、甚至有些“不人道”的措施,,如集中食宿、民工子弟小學等,,當初卻是用工單位和有關方面為吸引民工,、“拴心留人”而想出來的“錦囊妙計”。北上廣集聚了眾多的用人單位,,人才需求量是巨大的,,一旦“長安居,大不易”,,導致大量人才“逃離”,,這些單位將成為首當其沖的受害者,最終,,整個城市也會因“人才空洞化”而喪失活力,,而這將迫使用人單位和有關部門像當年解決“第一次民工荒”那樣,從政策上,、待遇上想方設法,,給年輕人以更多留下來的條件和理由。
北上廣對于許多年輕人而言,,是又可愛又可恨的地方,,選擇留守,,成本的確高昂,壓力固然不小,,但真的“逃離”,,恐怕同樣是艱難的選擇。說到底,,選擇的主動權并非掌握在年輕人手中,。有關方面如何能從政策上、資源上有的放矢,,讓選擇留下的更踏實,,選擇“逃離”的更坦然,或者干脆說,,讓年輕人真正可以放下包袱,擺脫顧慮,,選擇“逃離”或“不逃離”,,是一份不容易完成卻必須完成的答卷。
- 2010-02-09蟻族“逃離北上廣”背后的真問題
- 2010-06-10“加薪潮”不至于引發(fā)外企“逃離潮”
- 2009-11-20逃離大城市未必逃得掉生存壓力
- 2010-05-27“蟻族”上升為官方議題是一個轉機
- 2010-05-26八成“蟻族”出身“窮二代”之憂
- 2010-05-26八成“蟻族”系“窮二代”說明了什么
- 2010-04-02卑微蟻族即將走入“新籠民時代”,?
- 2010-03-26定位“弱勢”褻瀆了“蟻族”尊嚴
- 2010-03-10“蟻族”需要的不是話題化生存
- 2010-03-09京冀地鐵盡快接軌十萬蟻族的企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