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一所大學的新聞學專業(yè)教學計劃中,講授者是一位著作等身的知名教授,,但該教授第一次上課就聲明,,這門課主要由自己一位“非常優(yōu)秀”的博士生代。教授只上了緒論和前三章,,剩下13章就由年輕人照本宣科。據(jù)稱,,不少研究型大學中,,不少教授和副教授長期不上本科生課堂。(7月13日《中國青年報》)
近年來,,不少重點高校提出“打造中國最好的本科教育”的口號,,知名教授給本科生上課的計劃不斷出現(xiàn)在高校的教學宣傳材料中。教育部更是明確提出,,教授,、副教授必須為本科學生上課,否則將取消其教授,、副教授資格,。而武漢這所大學的情形,,顯然又是“政策碰到了對策”──課表中排上了教授名單,課堂上也出現(xiàn)了教授的身影,,盡管只講授了幾節(jié)課,,但誰還能說教授不上課呢?學生說這是“掛羊頭賣狗肉”,,是“糊弄”,,一針見血。更有批評說,,教授掛名,,請人代課,應屬“教學事故”,。
教授給本科生授課,,絕非大材小用。教授憑借其深邃淵博的學養(yǎng)引導啟發(fā)本科生,,往往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效。教授上課占用了一些科研時間,,但學生也許會從教授講課中“豁然開朗”,。當然,教授不上講臺,,還有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即學校重科研輕教學。學校要科研成果,,本來無可非議,。但是,更為重要的是,,學校必須樹立一個理念:培養(yǎng)一流的人才,,就是學校最好的科研成果。如果一味地急功近利,,只能誤了學生也誤了學校自己,。敢問一句,教授上課可以找替身,,學生可不可以替考,?
今天,中國一些高校都提出了要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何為世界一流大學,,標準當然不止一個,然而教授必須給本科生授課,,至少也是標準之一,。而如何讓教授進課堂“化虛為實”,,關鍵還是要制度約束細節(jié)化,明確教授指導教學和直接講授的范圍和數(shù)量,,堵住“教授掛名,、請人代課”的漏洞。
- 2010-06-16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來榕演講 4月起任商學院院長
- 2010-06-10廈大教授書法作品走向全國 自創(chuàng)字體剛柔并濟
- 2010-06-03教授提議刪除語文課本水滸傳殺人內容引熱議
- 2010-05-21南京大學降90分招成都男孩 面試2次與老師爭吵
- 2010-05-14閩南科技學院院長郭丹:教學質量是本科院校的生命線
- 2010-05-14文學教授為兒子改作文 被老師批主題不深刻
- 2010-05-14福師大開設中學課程教授系列講座 或成教師培訓教材
- 2010-05-07由“專供教授”到“專供領導”的大學豪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