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大躍進”,,人們就會想起大煉鋼鐵,畝產(chǎn)萬斤以及人民公社,。其實,,那只是“大躍進”的一個方面,在文化和教育上,,也有“大躍進”,。教育是社社辦大學,搞把西瓜嫁接在芝麻上的科學研究,,大學則大學生超過教授,,一天產(chǎn)出多少個愛因斯坦。而文化上的“躍進”,,是大爺大媽都掃盲,,一夜識3000個字,成年人在一年之內(nèi),,達到中專水平,。進一步則是一個生產(chǎn)隊每年創(chuàng)作多少首詩歌,產(chǎn)生多少個李白,,寫出多少部小說,,涌現(xiàn)多少個魯郭茅巴。別說人家吹牛,,就當時而論,,還真有指標,也堆出不少“作品”,,有的還出版了,,比如《紅旗歌謠》。原來以為這種事僅僅是那個特殊時代的瘋狂,,過去了,,就不會有人再來。顯然,,我是太幼稚了,。
昨日《華商報》報道稱,西安建設(shè)國際化大都市,市文明辦和社科院聯(lián)合組織了個課題組,,專門研究了國際化大都市的人文素質(zhì)培養(yǎng)問題,,現(xiàn)在培養(yǎng)標準出來了,其中一項是,,到2015年西安的一半市民要能認500個繁體字,,會說900句英語,“既要誦讀唐詩宋詞,,也要誦讀歌德,、普希金,要弘揚西安偉大的城市精神”,。
還好,,這個指標還僅僅是讓西安市民弘揚偉大的城市精神,誦讀這些中外名著,,沒有像“大躍進”時期那樣,,非要出產(chǎn)若干個李白、杜甫,、蘇東坡,,外加歌德普希金。但到2015年總共不過5年,,一半人要識500個繁體字,,說900句英語,任務(wù)也夠繁重的了,。怎么實現(xiàn)呢?課題給我們的回答是培訓外加活動,,各層次的培訓,,各種各樣的活動,也就是說,,在整個西安開展學外語和繁體字的群眾運動,,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唐詩宋詞,,一看都是繁體字寫的,,人人都瘋瘋魔魔地念英語,人手一冊英語900句,。不達標怎么辦,?課題沒有明說,但后面的事估計歸政府強力部門了,,總結(jié)以前運動達標的經(jīng)驗,,反正一個字:罰。只要罰的力度足夠大,目標即使不能完全實現(xiàn),,多少也是可能改善西安人繁體字和英語的認識程度的,。
可是,我們要問,,憑什么呀,?我一個西安市民,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生于斯,,長于斯,一個繁體字不識,,一句英語不說,,怎么啦?我一個殺豬賣肉的,,做賈二湯包,,做肉夾饃,一句英語不會說,,不一樣做生意嗎,?自己樂意學是一回事,不學,,強迫學,,憑什么?紐約是不是國際化大都市,?那里的市政府,,什么時候讓市民學過西班牙語,學過日語和漢語,?巴黎是不是國際化大都市,?那里的市民不僅不學英語,會了也不說,。同樣作為文明古都的雅典和羅馬,,也沒聽說市政府鼓勵市民學古希臘語和拉丁語。
西安的這個課題,,據(jù)說是借鑒了國際上國際化大都市的經(jīng)驗(看來沒少花錢滿世界走),,可是,這些餿點子是哪里來的呢,?肯定沒有國際化大都市這么干過,,如果有哪一個城市的市政府的人哪怕提了一句,恐怕人們都會覺得他不是吃錯了藥,,就是腦子進水了,,多半會善良地建議他去精神病院檢查,。其實,這個點子,,是來自咱自家的倉庫,。說白了,是跟當年“大躍進”人民公社的生產(chǎn)隊學的,。
都說以后再也不搞運動了,,但是運動一直都在搞。眼下的所謂國際化大都市,,就是其中之一,,別說西安了,但凡是個地級市,,就有野心建設(shè)國際化大都市,。建摩天樓、大廣場,、寬馬路,,把四鄉(xiāng)的大樹都搬來,四邊的水都引來,,各個城市都建成了一個模樣,,怎么看都像紐約。這也就罷了,,誰讓人家有權(quán)呢,?現(xiàn)在又運動到市民頭上,可憐的西安市民,,對自己城市的建設(shè),,毫無發(fā)言權(quán)也就算了,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好端端的非要學什么繁體字、學英語,。從前借政治的名義管到百姓的炕頭上,現(xiàn)在借建設(shè)的名義依舊這樣管,,都設(shè)指標,,搞強制。說到底,,對那根管人的鞭子,,該反思了。
- 2010-01-19“國際化”的海南不歡迎高房價
- 2010-01-17穿上“國際”馬甲,,就國際化了嗎,?
- 2010-01-03面目可疑的大學“國際化”
- 2009-05-13金融中心建設(shè)倒逼A股國際化
- 2009-03-13歐洲議會通過涉藏決議 欲使涉藏問題國際化
- 2008-04-28183個城市欲建“國際化大都市”純屬胡鬧
- 2008-03-18A股大調(diào)整真相:國際化途中的“陣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