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有這樣的感受:做醫(yī)生久了,看人總是帶有一種望聞問切的習慣,;做警察久了,,待人總是帶有警覺習慣;做記者久了,,做事總想刨根問底挖地三尺,;做服裝設計師久了,街上看到女士總要打量人家的三圍,。這樣的經(jīng)驗也適用于一些公共事務,,比如在公用資源成本公開問題上,過去對政務信息秘而不
宣的行政官員,,突然走在公開的大道時,,常常還會習慣性地邁著“不宜公開”的步伐。
就拿近期國家發(fā)改委舉行的水價成本公開座談會為例,,雖然水價被國家上升為資源價格改革的試點,,盡管成本公開座談會上各地自來水公司都一致贊成水價成本透明公開,但多數(shù)地方物價部門認為條件不成熟,,因為水價中有很大比例成本為不宜公開的成本,,比如不合理的行政性收費,等等。
誠然,,那些所謂“不宜公開”的成本,,要么屬于長期以來某些行政弊病,就像不合理的行政收費,,要么屬于“前任政績后任負擔”,,比如超前投資,甚至可能還屬于地方行政潛規(guī)則,,做得說不得,。可是,,即便公開了,,那又如何?天塌不下來,。
說到“不宜公開”,,水價成本里的那點敏感度,在政府賬本公開面前,,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對于政府財政預算公開,當年很多地方也是前怕狼后怕虎,,生怕這些曾經(jīng)是國家機密的賬本一旦公之于眾,,老百姓有質(zhì)疑怎么辦?里面的不合理支出怎么交待,?萬一被好事的民眾,、多事的媒體窮追猛打、人肉搜索,,弄不好政府部門里還得彈掉一兩頂烏紗帽,,豈不是比竇娥還冤?
可是結果呢,?國務院很多部門曬賬本了,,廣州市政府曬賬本了,四川一個落后的白廟鄉(xiāng)政府也曬賬本了……曬了后,,民意洶洶,、眾說紛紜,橫看成嶺側(cè)成峰啊,,叫好的喝彩的不少,,挑刺的揭短的也多??墒?,太陽照常從東邊升起,政府照樣有條不紊地運轉(zhuǎn),頂多某些部門官員多挨幾句納稅人的怨聲而已,,毛澤東當年不也說過“讓人說話,,天塌不下來”的話嘛。但凡進步但凡革故鼎新,,沒有不買單的道理,。
如果真是摸著良心而論,那些“不宜公開”的水價成本后的重重顧慮,,多少是杞人憂天了,。千萬不要低估公眾的承受力,更不要低估改革開放30多年成長起來的民眾的智商,,價格成本神秘化給公眾帶來的心理焦慮和負面效應,,要遠遠大于成本公開后的負面影響,一個目不識丁的老爺子,,恐怕也懂得這樣的社會規(guī)律,。
如果不憚以惡意來揣測,一味地反對成本公開,,動機實在令人疑竇叢生,。這里可以現(xiàn)場點評一個案例,深圳水務局在編人員700多人,,但人員支出高達1.3億,,比去年增加三千萬元,。要不是近日當?shù)厝舜蟠碣|(zhì)疑而曝光,,納稅人哪能得知。這樣的公務成本肯定也屬于“不宜公開”的成本,,但“不宜公開”的理由不是什么無關個人的體制機制性難言之隱,,而是假公濟私、損公肥私的部門或個人“小九九”,。
水價成本公開是資源價格改革的“急先鋒”,,背后承載著無數(shù)民生期盼,這是水資源價格成本的榮耀和光榮,,寧可前行試錯,,也千萬別做扶不起的阿斗。
- 2010-06-03水價上漲,,自來水公司不過替人挨打
- 2010-05-24又見水價聽證會一人反對,?
- 2010-01-06水價聽證的信任危機依然難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