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頭銜的“魔力”可以有多大
zs-bk.com?2010-03-01 08:23? 熊丙奇?來源:東方早報
我來說兩句
當然,由于按規(guī)定申請辦理采礦許可證時需提供申請登記書和礦區(qū)范圍圖、采礦權申請人資質(zhì)條件的證明,、礦產(chǎn)資源開發(fā)利用方案、依法設立礦山企業(yè)的批準文件等文書,,因此還需一筆準備材料的費用,有一些中介機構就負責此類事宜,,但一般而言,,費用最多上萬元,如若幾萬元已經(jīng)很高,。2005年11月4日,,桂林出版的《南國今報》曾以《私人礦主花費逾萬落空 探礦證辦理費用昂貴令人疑》為題,報道了一起探礦證辦理收費糾紛,。
而“好處費”則是正規(guī)辦理費之外的“其他費用”了,。由于審批嚴格,采礦證也就奇貨可居,,大家可知正規(guī)辦理費用之外的其他費用都派哪些用場,。換言之,就是運作費用,,可能涉嫌欺詐以及商業(yè)賄賂,、官員受賄。作為資深專家,,劉院士不可能不知道基本規(guī)定,,以及這其中的奧妙。他的解釋,,顯示他知道自己的女兒在做這類操作,,而且在借自己的名義操作(錢打進他的卡里),可他卻沒有制止這明顯違規(guī)的行為,,而是縱容灰色交易,、暗箱操作。至于其女兒說“自己從未打著父親名義做出承諾”,,也根本站不住腳,,難以解釋為何錢款要從父親的卡里過。
一個院士的頭銜具有多大的價值,,在這起事件中,,可見一斑。這猶如過去流傳的以高干子弟名義行騙,。要院士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自律,,是十分困難的,唯一的辦法,,是將院士請下神壇,,將院士頭銜只作為學術榮譽,,剝離其與利益間的關系。筆者還認為,,有關部門應該順藤摸瓜,,以這100萬元辦理費的去向為線索,徹查采礦證辦理過程中的灰色交易,,是否存在權錢交易,、學(學術)權(權力)交易和學錢交易。(作者系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相關新聞
- 2010-01-28“三嫂院士”與“承認的政治”
- 2010-01-08只會寫自己名字的“院士”
- 2009-12-19院士變“院仕”,,權力在狂歡
- 2009-12-18院士是“院仕”,,一種必然的結局
- 2009-12-07院士有必要嚴進寬出
- 2009-12-09院士增選寧缺毋濫是一個風向標
更多>>視頻現(xiàn)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