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史上最牛的中科院院士——劉院士及女兒等詐騙經(jīng)過和證據(jù)》的帖子鬧得沸沸揚揚,,文章稱,5個農(nóng)民2009年覓得內蒙古一處砂金礦,,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劉院士及其女兒承諾為其辦理探礦證,,并收取100萬元“辦理費”,,但事情最終未辦成,經(jīng)多次“跳樓”追討,,錢亦未能退回,。27日《京華時報》報道,劉院士稱自己并未參與交易,,將會通過法律手段來討回名譽損失,。
是否涉及詐騙,應由司法機關裁定,。但現(xiàn)有的事實表明,,劉的女兒的確打著“院士”旗號稱“父親認識內蒙古國土廳的高官,能辦成這事,,辦不成的話全款退回,。”并有“100萬元進到劉院士的銀行卡中”,。
對于莫名其妙多出來的100萬,,劉院士沒有“巨額財產(chǎn)來源不明”的驚恐,反而處之泰然,、一推了之,,并且心安理得、賴賬不還,。反而是公眾生出更大的驚恐,,是否真如一些有識之士的臆測,一些專家“其魔術般的致富與斂財速度超過了任何壟斷企業(yè),,因為他們是靠權力和不對稱信息致富,。”
院士掌握話語權,,國土廳官員掌握審批權,,如果碰巧兩人又是師生關系,或者國土規(guī)劃,、項目審批,、政府采購的時候,,院士領軍的專家團隊又握有“建議權”或者“拍板權”,這5個農(nóng)民礦主可真是敲對了門,,直接賄賂官員太顯眼,,給窮教授多拎點年貨,不僅不擾民還能曲線救國,,可謂安全無污染,。
劉院士毫無悔意,質問“就因為我名氣比我女兒大,,就要拿我炒作嗎,?”但是他說不清,為何合法合規(guī)的辦證,,需要150萬的顧問費,,天價探礦證是否代表著對腐敗和潛規(guī)則的默認。
不做學術的圣徒,,當起了腐敗的掮客,。這種沈從文所謂的學者“有形無形的市儈化”讓人不寒而栗,“一種可怕的庸俗‘實際主義’也在普遍流行,,腐蝕他們做人的良心,,做人的理想”。
1903年至1912年以林肯塔貝爾為代表的美國知識分子群體,,代表公眾利益揭露了紐約政府官員的腐敗丑行,,揭露了壟斷企業(yè)的恐怖惡行,揭露了勞工貧困的悲慘和雇用童工的罪惡,。而一些中國學者的理想,,卻蛻變成勾結權貴、揚名逐利,。
院士堪稱中國科學界的旗幟,,旗幟不插在文明的高地上,卻插在了權力和金錢的泥潭里,。
- 2010-02-28官員“傍大款”往往是一種腐敗的征兆
- 2010-02-22重慶高院院長:部分法官編織小圈子 腐敗透頂
- 2010-02-09有多少學術是非由媒體制造
- 2010-02-04論文買賣市場異樣繁榮警示學術評價機制荒誕
- 2010-01-26學術不能淪為“騙術”
- 2010-01-15警惕學術公信力“被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