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在省城各處游蕩的騙子,打著“幫孩子找工作”的幌子,利用偽造的某公司錄用通知書,,在最近兩年內(nèi)對五個家庭施騙,總共騙取巨款40萬元,。日前,石家莊市長安公安分局河?xùn)|刑警將這兩名騙子全部抓獲,。(2月1日《燕趙都市報》)
都說“天上不會掉餡餅”,,可為什么老是有人被這“餡餅“砸暈了頭呢?首先是“就業(yè)難”的問題,?!熬蜆I(yè)難”其實無需再作過多闡釋,相信不僅僅是求職者才有的切膚之痛,。無論誰,,有機會到就業(yè)招聘會、人才大集上看一看就會“大開眼界”——到處是抱著簡歷求職的人,,黑壓壓的一片堪比春運,。
其次是招聘潛規(guī)則。按理說,,求職者能否勝任本職工作是招聘單位的唯一考量,。可現(xiàn)實是,,勝任本職工作的應(yīng)聘者太多了,。而且,在沒有定崗考核的情況下,,誰是幾斤幾兩都沒法說——這就給了某些人以“操作”空間,。
對招聘方某些實權(quán)人物來說,在滿足“來了能干活”的前提下,,在按照“程序”辦事的前提下,,在排除“風(fēng)險”的前提下,招誰都是招,,沒有理由不招有人“打招呼”“遞條子”的,,更沒有理由不招直接給自己“上供”的。供大于求使得買方市場成為關(guān)注熱點,,而招聘方的某些實權(quán)人物也就成為了眾人公關(guān)的“香餑餑”,。
“認識省某公司某些領(lǐng)導(dǎo),保證可以搞到招工指標(biāo),,但是每個指標(biāo)需要花5萬元疏通關(guān)系,。”——正在為孩子工作發(fā)愁的家長聽到這樣的話,,當(dāng)然慶幸遇到了“貴人”,。家長會認為,人情世故本來就是你來我往,,求人辦事花錢也在情理之中,;相對于那些找不到門路,有錢也“送”不出去的家庭來說,,10萬元為兩個孩子找到工作還是合算的,。
假如騙子不是騙子……筆者忽然想到了另外一個層面的問題。我們可以這樣假設(shè):假如騙子不是騙子而是真正能“辦事”的人,,這些故事的結(jié)局會是什么樣呢,?
- 2010-01-01父親招聘兒子是最牛的貓膩
- 2009-12-04招聘設(shè)“抓狗”條件挺雷人
- 2009-08-12報名條件朝令夕改,,難怪市民懷疑招聘是“因人定崗”,甚至有貓膩,。
- 2009-08-07招聘要求懂“鳥語”是一種炒作
- 2009-07-17招聘“陪玩”讓人耳目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