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京辦可能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生存危機,。據最新一期《瞭望》新聞周刊報道,,有關主管部門剛出臺一個紅頭文件,在未來6個月內,,數千家駐京辦將被撤銷完畢,。
予以撤銷的,,是地方政府職能部門、各開發(fā)區(qū)管委會以及其他行使政府管理職能單位的駐京辦,,以及縣、縣級市,、旗,、市轄區(qū)政府的駐京辦。而省,、直轄市,、副省級市以及地級市、地區(qū)的駐京辦得以保留,,或者有條件的保留,。因此,對此次撤銷更準確的理解是:有所撤,,有所留,。
撤銷駐京辦并非沒有先例。2009年1月,,山東濰坊市主動撤銷該市在北京,、上海等地的11家駐外辦事處,,其原因在于這些駐外辦大部分都在搞經營,但經營不善,,有的欠款以千萬計,,公共財政不堪重負。本次國家級的撤銷舉動,,為什么撤一些,、留一些,是基于財政方面的考慮,,還是出于其他原因,?目前難以判斷。
地方在中央設置辦事機構,,古今中外都有,。成立于1949年的內蒙古駐京辦,是新中國第一個駐京辦,,隨后各省相繼成立駐京辦,。“文革”期間,,駐京辦曾被全部撤散,。1980年代以后,駐京辦數量迅速增長,,也不再局限于省這一級,。據不完全統(tǒng)計,包括政府機關,、協(xié)會,、國有企業(yè)和大學在內,目前各種駐京辦超過1萬家,。
在信息技術相對落后,,通訊手段不豐富的年代,設置駐京辦尚可以理解,,但是如今信息和通訊技術愈發(fā)便捷,,為什么駐京辦不見減少,反而越來越多呢,?而且,,駐京辦不僅在數量上倍增,其權力級別也從省遍及到縣,,其機構類型也從政府,、部門擴展到協(xié)會、大學和企業(yè),??梢哉f,,在我國,駐京辦不單純是一個因事而設的派出機構,,它還集中反映出一種特殊的權力生態(tài)乃至社會生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