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近期各地水價上漲聽證會招來的如潮質疑,國家發(fā)改委表示,價格聽證會制度實施以來,,有關社會議論的增多,表明這一制度還存在很多問題,。為此政府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公開透明度,便于社會監(jiān)督。國家發(fā)改委認為,,最關鍵的問題是聽證會有關材料的公開,。此外,國家發(fā)改委還列舉了價格聽證制度的一些改進內容,。(相關報道見今日本報12版)
自聽證制度推出以來,,聽證代表身份造假、逢聽必漲等問題,,屢屢遭到公眾質疑,。發(fā)改委在2008年10月公布了新修訂的《政府制定價格聽證辦法》,以取代2002版的《政府價格決策聽證辦法》,。但新辦法非但沒有減弱質疑,,反而引來了更多質疑的聲音。
面對近期各地水價聽證會遭到的公眾質疑,,發(fā)改委此前向公眾“解釋”與“澄清”,,如今改而向聽證會制度設計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是一個可喜的變化,。不可否認,,發(fā)改委對現(xiàn)有聽證會制度的瑕疵分析較為誠懇,諸如提前向社會公開聽證材料等應對方案也頗為對癥,,但總歸只是具體操作層面的缺漏完善,,而這樣的完善很可能會面臨其他更新穎的應對手段。筆者認為,,要提高價格聽證會制度的公信力,,需要的不只是小補,更要大修,。
剖析當下的價格聽證會制度,,“聽證會有關材料的公開”顯然不能算是“最關鍵的問題”。與之同等地位的問題,,至少還應包括:成本監(jiān)審須經過獨立第三方的評審,;消費者能否獲得提起聽證的權利;聽證代表名額應更為明確合理地分配,,所有聽證代表的遴選都須公開,。
歷數(shù)以上種種,都只能算是操作層面上的小補,,真正核心的是,,應該給價格聽證會確定一個足夠中立的組織者。換言之,,誰有權來組織聽證會,才是最關鍵的問題。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管理部門往往與壟斷企業(yè)之間存在著聯(lián)系,。要拯救聽證會制度的公信力,顯然要求聽證會組織者足夠中立,。
- 2010-01-08聽證會怎樣才算開得好
- 2010-01-08價格聽證會應多聽窮人的聲音
- 2010-01-08聽證會需要反思而不是辯解
- 2010-01-08聽證是否作秀地方官員不能自說自話
|